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陈华

绿意盎然的茶山里,职工们在山景中感受传统茶文化与自然生态的完美融合;观景台上,古筝演奏与茶田风光相映成趣;茶艺师配合悠扬的古筝琴声,为职工们带来一场精彩的茶艺表演……

这是安徽省芜湖市总工会日前开展的职工踏青赏花采茶体验活动中的一幕。得益于芜湖市总推出的48小时“微疗养”活动,如今,更多的职工可以享受到职工疗休养的福利。

“微疗养”时间不长,内容却更加丰富,一年四季均有不同的选择。很多职工表示,这样的“微疗养”不仅合理调配了日常工作与疗休养之间的矛盾,而且还能从中收获到可以延续一年的“情绪价值”。

“四季巴士”从春天出发

芜湖无为市昆山镇境内的三公山上,万亩茶园绿意盎然,漫山遍野的映山红灿若云霞。山中的安徽绿发生态石婆洼白茶基地,清新茶香与芬芳交织。

4月中旬,参加以“采撷春光 茶韵流香”为主题的踏青赏花采茶体验活动的职工络绎不绝。大家手持茶篓沿步道穿梭,亲手采摘鲜嫩茶芽。制茶车间里,大家积极参与炒茶、揉捻等传统制茶工艺实践,沉浸式体验茶农的日常,感悟劳动价值,了解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们推荐的活动主题叫‘四季巴士’,‘四季巴士’将以‘四季’为经,‘巴士’为纬,从2025年的春天出发。”在4月初举办的“微疗养”活动启动仪式上,“微疗养”推荐官用“四季巴士”,具象并诗意化推介起“微疗养”活动。

“即将抵达的第一站叫作开往春天的巴士——春日限定浪漫。”结合背后的大屏幕视频,推荐官为职工们推介当地熟悉的美景,一幅幅诱人春游情景就在眼前:“大家可以在花丛间支起画架写生,也可以跟着摄影老师学习如何用光影勾勒花朵的肌理,还可以在纸鸢香草庄园里,参与沉浸式手作体验。”

“微疗养”活动贯穿全年

今年,芜湖市总按照相关要求出台了助力职工文旅消费10条举措。其中,扩大职工疗休养规模,大力推行“微疗养”被列为其中的一项活动。

芜湖市总提出,在继续开展职工疗休养活动的同时,做优职工“微疗养”品牌。全年各级工会计划组织职工3万人次参加,打造50条精品特色疗休养路线。这些疗休养路线包括纵情山水的“养眼之旅”、品读文化的“养心之旅”、畅享美食的“养胃之旅”、联谊交友的“养情之旅”、科技十足的“养智之旅”五个维度。

“全部都是真金白银,全市各级工会将投入经费2000万元,可带动文旅消费5000万元。”芜湖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合满说。

此外,芜湖市总要求,基层工会应积极配合所在单位制定年度职工疗休养计划,明确职工疗休养周期,依法推进职工疗休养权益落实,争取全体职工5年内全部参加一次疗休养。

在创新打造“四季巴士”这一“微疗养”品牌的基础上,芜湖市总以主题巴士、文化空间和文旅线路三者为核心,塑造了一个全方位的文化品牌。

除了正在开展的“春日限定浪漫”主题之外,接下来 “夏日出逃计划”“去有风的旷野”和“带你去个好地方”等另外3个季节的主题“微疗养”活动即将陆续推出。从2025年的春天出发,“四季巴士”将贯穿全年。

合理调节日常工作与疗休养矛盾

盾安(芜湖)中元自控有限公司的崔芳进是公司螺母车间的一名数控工。一开始听说“微疗养”,崔芳进心里直打鼓:“疗什么养?我们天天忙生产,哪有时间啊?”她还担心,这个“微疗养”会不会变成培训开会,放松不成反更累。

在第一次参加“微疗养”活动后,崔芳进的想法彻底改变了。“大家一起烧烤、唱歌,还有手工DIY、乒乓球等文体活动,整个人都轻松了。”崔芳进觉得,2天1夜的活动安排得特别贴心。“回来后,我发现自己整个状态明显好了,工作效率有了大幅提升。最重要的是,我还学会了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崔芳进说。

据了解,芜湖市总在下基层调研走访时发现,基层工会和职工群众对疗休养活动普遍欢迎,但他们同时也提出了疗休养时间长、一线职工难参与等问题。为此,芜湖市总工会提出,在原先疗休养活动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微疗养”。

这种“微疗养”,就是将原来4至5天的常规疗休养缩短到2天1夜,同时地点就近,活动多样。“通过适当缩短疗休养时长、改进疗休养方式、增加疗休养人数,不断满足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芜湖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董萍说。

据了解,活动自2024年11月启动以来,截至目前已成功组织80个疗养团,数千职工参与打卡体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