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钟托育服务圈”智慧地图、“石库门里的海派小囡”学前教育特色活动和科学育儿“营养礼包”……5月17日,“‘六一’与童行 ‘益鹭’共成长”2025年黄浦区科学育儿指导活动在小鹭岛黄浦滨江8号观景平台启幕,黄浦区教育局携手多方力量为全区家庭送上一份特别的“六一”成长礼包。
活动当天,黄浦区教育局发布了三项托育服务新举措,“10分钟托育服务圈”智慧地图整合了全区公办幼儿园、社区“宝宝屋”及普惠性托育点各类资源点位,家长们地图在手,就轻松获取“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大同幼儿园的孩子们通过沉浸式路演《南昌路上的小红驹》,用儿童化的语言讲述了南昌路上的红色烽火故事——“石库门里的海派小囡”学前教育特色活动正式开启,将充分发挥区域资源育人功能,在多样化的真实场景中,把城市历史、文化基因和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紧密结合,让更多孩子在多元场景中成长为兼具中华优秀文化底蕴与全球视野的“海派小囡”;凝结了黄浦区幼儿园多年实践结晶的双语《宝宝营养水》也作为礼物送给了爸爸妈妈们,这本书里提供了100种按四季气候和八大保健功能分类的“营养水”配方,成为新手父母的好帮手。此外,作为“教养医结合”的合作成果之一,卫健委还精心准备了营养水材料包,通过“萌娃加油站”活动,为黄浦区社区家庭送上关爱。
黄浦滨江“益鹭童行”儿友好畅游项目也于当日正式启动:作为“上海市儿童友好先行实践区”,黄浦区以儿童需求为导向,以科学育儿为基石,构建“政府主导、家庭参与、社会协同”的网格化服务格局,深度融合“教养医”资源,集结社会各方力量,通过科学育儿指导“六进”行动(进社区、场馆、园区、楼宇、家庭、妇幼医院)和立体化指导赋能儿童成长。
据了解,今年的活动呈现四大亮点:黄浦区妇幼保健所“悦童悦健康”项目以儿童友好城区建设为框架,整合妇幼保健、精神卫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多领域资源,构建覆盖儿童早期发展的三级服务网络,推动健康服务下沉。
秉承“每个孩子都应绽放独特光芒”的信念,黄浦区构建了“1+2+8”学前特殊教育布局(指1 个学前特教指导中心,2 个学前特教班,8个学前特教资源点),全力保障特殊需求婴幼儿的融合教育权益。这份守护之约从未孤单,上海滩餐厅与区特教指导中心签约,助力教育公平“一个都不少”。自2018年起餐厅持续为特殊儿童送上儿童节祝福,今年再次为黄浦区“星星宝宝”精心准备礼物,用行动传递社会关爱。
今年,五里桥街道儿童服务中心成功入选上海市首批100个儿童友好特色实践点。为持续深化儿友好建设,街道联动多方资源,在黄浦滨江打造小鹭岛儿童友好户外空间,倾力推出“多彩滨江·益鹭童行”里滩小鹭岛儿友好文明畅游项目。以"教育、健康、自然、公益"为核心,以主题嘉年华以及特色工作坊等形式,涵盖里滩citywalk、露天音乐会、亲子工作坊、艺术工作坊等,为社区儿童和亲子家庭量身定制的精彩活动,助力构建“15分钟儿童友好生活圈”。
作为黄浦区“育儿加油站”品牌的延伸,本次活动通过多维度场景为家长提供“可感知、可实践”的科学育儿支持:杨浦区教育局与卫健委联合组建专家团队,开设“科学育儿大讲堂”线上直播间,“育儿面对面”一对一线下咨询,涵盖婴幼儿照护、早期发展等热点问题的专业解答,8位来自教育、医学领域的专家为千余户家庭提供针对性指导;“小人国游戏指导”设置了百余种适合0-6岁婴幼儿家庭的亲子游戏,涵盖户外运动、传统弄堂游戏、创造性艺术体验等多种类型。引导家长将生活场景转化为教育资源,掌握“会陪玩、会沟通”的七项核心能力。
从“10分钟托育圈”的便捷服务,到滨江岸线的“儿友好”空间焕新,黄浦区正通过多部门协同联动与资源共享,将高品质的儿童友好服务送到更多居民身边。
原标题:《六一前夕,黄浦给爸爸妈妈送上三份“成长大礼包”》
栏目主编:徐瑞哲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龚洁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