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壮志未酬”的雅克-141诞生的年代距离今天已经过去了很多年,而在时光的流逝当中,物是人非和逐渐淡忘是人世间的常态,不过尽管如此,但相信直到今天,广大军事爱好者依然应当不会对雅克-141这个型号感到陌生。
只是不知道,在大家最初得知雅克-141这个型号及其历史的时候不知道大家好奇过没有,这种飞机是如何诞生而又如何失败的呢?
说起雅克-141的诞生,我想我不得不首先提一下雅克-38垂直/短距起降飞机,虽然在提到雅克-38的时候,很多人还是习惯性的将其视之为苏联在当时很流行的垂直/短距起降飞机领域和西方竞争的产物,不过平心而论,雅克-38的出现虽然和这个原因确实有关,但这明显不是全部的原因,因为对苏联来说他们对垂直/短距起降飞机有些更现实的需要,那就是他们需要一直可以由军舰搭载,可以驱赶当时西方遍布各大洋的西方反潜飞机的战斗机。
由于苏联航空工业在研制雅克-38上用以保护其核潜艇的初衷和苏联航空工业在研制此类飞机(垂直/短距)起降上存在短板,所以当雅克-38被研制出来以后,就一直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导致其实用性不高,由于雅克-38并不算成功,所以当苏联海军面对和西方海军航空兵争夺制空权这个升级版任务以后,研制雅克-38的后续型号以满足苏联海军的需要就成了很自然的事情。
简单的说,雅克-38的后续型号研制工作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并在大约十年以后首飞成功,这款雅克-38的后续型号就是大家后来很熟悉的雅克-141。
雅克/141的首次对外公开显示是在1991年6月15日的第39届巴黎航空展上。
和原有的雅克-38相比,作为其升级换代型号出现的雅克-141具有以下优点:一、雅克-141所需的起降时间更短,具体的说,在雅克-38可以起降一次所需的时间里,雅克-141可以起降4-5次。
当然,和雅克-38相比,雅克-141的优势并不仅仅表现在相同时间内起降次数更多,因为和雅克-38比起来,雅克-141明显飞的更快,因为雅克-38的飞行速度仅有0.95马赫,而雅克-141则超过了1马赫接近2马赫(具体的说是1.7马赫)。
由于雅克-38的航程不足1000公里,所以它曾经被苏联海军戏称作“桅杆保卫者”,而在雅克-141身上,雅克-38航程过短的缺点得到了较大改观,雅克-141的航程达到了1400-2000公里。另外雅克141的升限也从雅克-38的12000米提高到了14000米。
需要补充的是,雅克-141比雅克-38更好的地方明显不仅仅在于飞得更快飞得更远个飞得更高,因为雅克-141所携带的武器重量(雅克-38载弹量2吨,雅克-141载弹量上升到2.6吨)和种类(雅克-38可以携带23毫米机炮、AS-7空对地导弹和AA-8空对空导弹,雅克-141可以携带30毫米机炮、R-73、R-27空对空导弹和X-25/AS-10空对地导弹、X31反舰导弹)、武器是也是雅克-38所不能够比拟的。
但是,尽管雅克-141的性能十分优秀,但这种飞机的实际产量仅有2架(另外还有2架不能飞的空壳)远没有达到量产的标准,更没有进入苏联军队服役,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其实对于雅克-141没有进行大规模量产的原因并不难理解,虽然这种飞机在1991年6月15日在巴黎进行了公开展示,但由于半年以后的苏联突然崩溃,尽管这种飞机已经成功的进行了试飞和展示,但随着苏联的消失,反正雅克-141在苏联时期是来不及做什么了。
坦率的说,苏联消失以后的雅克-141并没有被立刻放弃,继承了大部分苏联家产的白蓝红莫斯科一开始也想维持雅克-141的研制工作,但由于白蓝红莫斯科自身的紧经济情况欠佳,他实在无力维持苏联遗留下来的诸多武器项目的收尾工作。
最后,由于白蓝红莫斯科经济情况欠佳,以及雅克-141没有找到阔绰的海外客户(例如苏-27及其衍生型号能够在90年代幸存下来并不是白蓝红莫斯科的支持而是有富裕海外客户的缘故),反正雅克-141最后再没起飞就算是无疾而终了。
当然在文章的末尾我不得不提及传说当中雅克-141和F-35的关系,因为在那些传说当中正是花旗国获得了雅克-141的技术,并将其应用到JASF的研制上面(对于这个传闻,花旗国一直予以否认),然后这才有了后来花旗国的F-35B,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雅克-141其实也并没有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