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地转眼成河道,鱼塘里的鱼顺流漂走。5月17日,广西多个乡镇遭强降雨侵袭。



村民拍下视频:农田被淹,山体滑坡,局部洪水爆发。

大伦镇商户说,暴雨下了大半天,村里30年没见这阵势。镇里影响小,村里却严重,农作物被淹,道路塌方,电力中断。玉塘村村民称,农作物损失最重,鱼塘的鱼几乎全跑了。

而就在一个月前,广西刚经历1961年以来最严重干旱。数据显示,全区97.

5%区域受旱,68.



7%为特旱级别。南宁、柳州等12市55个县区受灾,43.1万人受影响。

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1.9千公顷,甘蔗高度仅为正常年份1/3。

稻田龟裂,玉米发芽率降30%,部分农户无奈弃耕。

桂西北、桂中8.8万人需远距离取水,日均耗时3小时。



超市蔬菜价格暴涨40%,部分餐馆停供绿叶菜。森林火险持续红色预警,桂林村庄瓦片被干旱强风掀飞。

为何先是大旱,如今又暴雨成灾?有观点将干旱归咎于桉树种植,认为其是“抽水机”。但专家指出,高密度种植虽局部影响,主因仍是气候异常。

2024年11月至2025年4月,广西降水量仅110毫米,偏少近七成。

副热带高压异常北抬,阻断水汽输送,拉尼娜效应加剧少雨。加上喀斯特地貌存不住水,雨水快速渗漏,地下水补给难。



如今强降雨来袭,旱涝急转带来新挑战。

干旱时土壤疏松,强降雨易引发山洪、滑坡等次生灾害。

农民刚经历干旱损失,又遭暴雨冲击,可谓雪上加霜。

农业生产受重创,粮食安全面临双重考验。如何应对极端天气频发?成了摆在眼前的难题。



水利设施建设是否到位?

能否更好应对旱涝?节水农业技术推广进度如何?

能否减少灾害损失?

气象预警与人工干预能力,是否需要进一步提升?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并尽快行动。



极端天气频发,提醒我们重视气候变化影响。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应对能力,刻不容缓。希望相关部门积极行动,帮助农民渡过难关。

也期待更多人关注,为应对气候变化出一份力。

相信通过努力,我们能更好应对自然挑战,守护家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