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广西多个乡镇突遭强降雨袭击。
不少村庄出现内涝、洪水,场面让人揪心。网友视频里,农田被淹、山体滑坡、局部洪水爆发。大伦镇商户说,暴雨下了大半天,30年少见这么大的雨。
镇上影响小,村里却严重,农作物被淹、道路塌方、停电。玉塘村村民称,农作物损失大,鱼塘里的鱼几乎全跑了。
而今年早些时候,广西多地遭遇严重干旱。
村里老人说,这样的干旱几十年都没见过。一会儿大旱,一会儿暴雨,天气咋这么极端?以种地为生的农民,今年日子怕是不好过。
靠天吃饭的他们,面对旱涝急转能咋办?回顾4月,广西干旱数据触目惊心。4月17日数据显示,气象干旱面积达97.
5%,特旱占68.7%。2024年11月以来,平均降水量110毫米,比常年少近七成。
这是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的,干旱范围广、程度深。那时候,农民为了抗旱,没少想办法。
河南等地抗旱浇灌,但广西不少地方情况类似。有些丘陵坡地,打井100米都没水,根本没法浇。
即便能浇,持续干旱下,成本也让农民犯难。
,干旱刚缓解,强降雨又来搞破坏。农田刚盼来水,却变成洪水,庄稼哪经得起这样折腾?这场雨下得太急太猛,庄稼地哪儿受得了哦。
鱼塘被冲,鱼跑了,农民的心血又没了。这样的极端天气,对农业的影响实在太大。之前干旱时,农作物生长就受影响,现在又被淹。
产量损失是肯定的,农民的收入咋办?社会各界都该关注,怎么帮农民渡过难关。相关部门有没有应急措施,减少农民损失?
比如保险理赔能不能快些,救助政策能不能跟上?
农民自己也得想想办法,以后怎么应对极端天气。但靠单个农民,力量毕竟有限,需要多方支持。从长远看,气候异常越来越明显,该怎么应对?
水利设施是不是该加强,让旱涝都有应对办法?农业保险是不是该更完善,覆盖更多极端情况?
这些问题都值得思考,关系到农民的生计。现在最紧要的,是先解决当前的困难。
被淹的农田怎么排水,受损的作物怎么补救?停电、断路的村子,生活物资能不能及时送达?农民盼着天气稳定些,别再这么折腾了。
但天气变化不由人,只能做好应对准备。希望有关部门赶紧行动,帮农民减少损失。
也希望社会多关注,给农民一些实实在在的帮助。这场旱涝急转,给农业敲响了警钟。
极端天气越来越多,农业面临的挑战不小。如何让农民在这样的天气里稳得住,是个大问题。需要科技支撑,比如更耐旱耐涝的品种。
需要设施升级,比如更好的灌溉和排水系统。更需要政策保障,让农民面对灾害时有依靠。广西农民今年太难了,先是干旱后是暴雨。
每一次灾害,都是对他们生计的考验。希望这次他们能挺过去,也希望以后少些极端天气。大家都来聊聊,面对这样的天气,该怎么帮农民?
关注天气变化,关注农民困境,别让他们独自面对。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以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