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的乡亲们注意了,下周天气要大变脸。
5月下旬本是庄稼猛长的时候,可预报说22号起全省气温暴跌。白天最高温从30℃直接跌到14℃,夜里更是低至8℃,跟换季似的。这波降温赶上春玉米拔节、棉花现蕾的关键期,庄稼能扛住吗?
“小满不满,麦有一险”,往年这时候最怕低温突袭,今年果然来了。邯郸的王大叔昨天还在地里浇地,听说降温消息直皱眉:“苗刚蹿起来,一冻不得伤根?”农业局的数据显示,全省春播作物已达3200万亩,其中70%正处于生长敏感期。
要是低温持续超过48小时,玉米可能出现茎秆发育慢、叶片发黄的问题。有人说赶紧喷叶面肥增强抗寒,可散户哪有那么及时的准备?
去年沧州就因为类似降温,部分地块玉米减产8%,今年可不能重蹈覆辙。
这两天农资店的防寒剂卖得挺快,可价格比去年涨了两成,农民负担不小。
降温到底带不带雨水?
要是干冷加霜冻,危害可更大了,现在还说不准。县农技站建议连夜浇一遍小水,能提高地温,可好多地方灌溉设备还没到位。
“天老爷变脸比翻书还快,咱种地的真是靠天吃饭。”保定的李大姐叹气说。这种突然降温最考验应急机制,村里能不能统一组织防霜措施?
气象部门说21号夜里到22号晨有轻霜冻,正好是作物呼吸作用最弱的时候。去年山东有农户用熏烟法防霜,效果不错,就是现在禁烧严,操作起来麻烦。现在最大的争议是,面对突发天气,农户自救为主还是等政府补贴?
不管咋说,眼下最要紧的是赶紧给庄稼“穿外套”,别等冻坏了再后悔。
你家的地块准备好了吗?
有没有啥土办法防低温?来评论区说说。
这次降温范围覆盖河北大部,从张家口到邯郸都得注意,别存侥幸心理。
农业专家反复提醒,低温前48小时是预防关键期,错过时间效果大减。村里的大喇叭这两天应该多响响,别让岁数大的乡亲漏了消息。
都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庄稼耽误不起,咱得主动出击。
最后说句实在话,天气多变咱管不了,但提前准备能少受损失。关注咱们天气号,后续每天更新实时温度和补救措施,别掉以轻心。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农事操作请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祝乡亲们顺利度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