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脚走路的人

BAREFOOT& BELOVED

2025.05.17 - 05.27

艺术家‍:鹿川、望川、湖东

出品人:李亚平

学术主持:段少锋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在当代艺术被过度编码的密林里,总有人选择赤脚行走。鹿川、望川和湖东的创作轨迹,恰如段少锋所言——他们是“赤脚走路的人”。

望川在荒诞现实中捕捉超现实的根系

鹿川用笔触丈量乡土与人性的犁痕

湖东以疏离的笔锋构筑精神的桃花源

这些非学院派的创作者以肉身贴近土地的姿态,在工业文明的缝隙中拓荒。


▲望川在展作品《风暴》,布面丙烯,20×30cm,2024年

望川的作品便带有这种特质,他执着于在画面中编织暧昧的叙事,“每幅作品都该有无数分岔的路径,让观众走进不同的风景”。他戏称这是在“欺骗观众”,实则是将观者拽入与土地直接对话的场域。他说“我喜欢让作品与现实的连接像毛细血管,哪怕断裂也有迷人之處”,这种对现实的“误读”恰似赤脚者踩过碎石时留下的不规则印记,疼痛,却真实。


▲鹿川在展作品《偶遇》,纸本水彩,23.5×34cm,2024年

鹿川的创作则始终带着泥土的温度,爷爷深夜仗剑穿行坟岗的背影,舅舅用旧报纸临摹名画的执念。他说“艺术是对抗遗忘”,他笔下熏燎的谷穗与蝈蝈,笨拙却饱含秋意,恰是对乡土记忆最朴素的封存。

湖东的疏离感让她更像一个在工业文明边缘游荡的“诗人”,她认为“文本诞生,作者已死”,却承认“绘画是造梦的过程,带我去现实中到不了的地方”。这种将创作归于大地,任其自行生长的态度,与段少锋所言“‘小地方’的文学性”不谋而合。


▲湖东在展作品《槐花》,纸本水彩,36×45cm,2025年

三位艺术家的实践证明,当创作褪去鞋袜,让脚掌直接触碰大地的温度,那些被学院派视为“野路子”的轨迹,反而生长出最锋利的棱角。

正如塞尚所言:“工作吧,这是唯一实现梦想的方法”。

赤脚行走的他们,正在用最原始的方式,为艺术拓出新的荒野。


▲望川在展作品《痕迹》,布面丙烯,20 ×30cm,2024年

赤脚走路的人

文 / 段少锋

我在2024年做过三个和“小地方”有关系的事情:其一,《三联生活周刊》的封面专题《社交媒体中的县城想象》专题采访了我;其二,我接受《画刊》的邀请策划了《他们的县城》专题;其三,我自己写了一本小书名为《在县城:1990年代以及新世纪的记忆》。之所以做这些事情,首先,因为“小地方”的文化经验和生命体验对我来讲影响至深,我一直受益于十九岁之前“小地方”生活经历。我有一次和艺术家徐冰老师提到过我小时候生活在窑洞,他说从窑洞里走出来做当代艺术挺有意思的,本质上来讲,我也是“赤脚走路的人”。其次,很多作家、艺术家、导演也有“小地方”经验,比如高密之于莫言,金城之于刘小东,汾阳之于贾樟柯,毕节之于毕赣,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小地方”是最地方性的,反而好像变成了最国际化的文化想象,看来“小地方”的独特性着实有趣而又真实。再次,近年来涌现出很多“小地方”相关的文化艺术现象,比如电影电视叙事中的“小地方”,无论是《漫长的季节》、《漂白》还是《狂飙》都呈现了南北方故事中的“小地方”。


▲段少锋著《在县城:1990年代以及新世纪的记忆》

我总觉得大城市的生活是抽象的,只有“小地方”的生活才是具体的。因为小,所以有具体的生活流程和具体要面对的人,并且这一部分极其稳定且具有持续性。比如从人际关系来讲,“小地方”的亲戚朋友等社会关系更为具体稳定,一个人身处其中必然要长期阅读和理解这些关系;在大城市则不然,有可能每天工作生活中面对的人都会发生变化。这个时候生活是抽象的,因为大城市的生活中关系的构建依赖于具体的事务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邻居、同事等关系是游离的,本质上大城市的生活是“附近消失”的状态。“小地方”因为具体和稳定的人际关系被持续阅读,因此“小地方”是文学的。这种对于人的阅读反馈在艺术创作和写作中,与大城市经验非常不一样。


▲鹿川在展作品《社火》,纸本水彩,25×25cm,2025年

望川、鹿川、湖东就是这样的三位艺术家,他们具有“小地方”的文化经验和生命体验。他们并不是传统意义上从八大美术学院毕业进入到艺术行业的艺术家。从他们的艺名就可以看出他们的生命观和自然观——在川与湖的文学意象背后,他们行走世界,感受真实山水的直接映射。既然是行走山水之间,“赤脚走路的人”可以直观地描述出他们的共性。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赤脚医生”闻名于乡野,政府为了培训这些不是专业医学院毕业的医生,甚至各地编辑出版了《赤脚医生手册》。“赤脚”这个词语非常直接地描述出他们的共性。在我看来,“赤脚”不是讲述他们的专业背景,而是更强调他们工作的场域——和土地和自然的关系。三位艺术家的“赤脚”行走实际上是他们对待生活和周遭的态度,与钢铁丛林的城市生活显然不同,他们都拥有着陶渊明一样桃花源的生活理想。桃花源本质上也是“小地方”,固定的区域,固定的人际关系,固定的生活方式,因此桃花源是最为文学和诗意的。


▲湖东在展作品《滇池》,布面油画,40×60cm,2020年

叙事和抒情是文学的根本,这也是“赤脚走路的人”的根本,同时也是电影的根本。面对这样的作品,观众无法以单纯的艺术史经验来做判断,只能是一种感受——这些画有没有击中你生命经验的某一刻的感受?有没有以真诚打动你?有没有让你仿佛看到当下流行的“梦核”概念下的场景——那种熟悉的安详中隐藏着不安的感受?仅仅是这些就足够了。




▲群展「无界之她」

▲群展「心安理得」

▲群展「暖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