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凤至晚年最恨谁?毫无疑问是赵一荻,如果不是赵一荻的欺骗,她不会和张学良离婚。至于赵一荻如何欺骗了张学良,她在《我与汉卿的一生》这本回忆录中有过专门的交代。

张作霖被炸死后,张学良杀了杨宇霆,坐稳了东北的头把交椅,不久后又凭借在中原大战中出兵,成为全国海陆空军副总司令,主理东北和华北地区,成为位高权重的中国第二号人物。

“在汉卿掌握半壁江山的权势和大帅遗留的巨大财富之下,许多女人为牟取私利,不顾道德和法律,用一切手段缠住汉卿。”于凤至说,“汉卿对女人十分随便,前后有许多女人和他发生关系。对此,我从不过问。”因为,“我相信他绝不负我”。

于凤至作为张学良共患难的发妻,自信丈夫对自己的忠诚,并认为外面的那些女人难以威胁到她的地位,但事实证明,于凤至错了。



“这群女人中有一个叫赵绮霞,她父亲是政府中主管经济的要员。她因终日在舞场流连、不肯上学,被称为赵四小姐。她追逐汉卿,报纸杂志大肆渲染。她父亲管教她不听,登报脱离父女关系,成为一时新闻。”

赵一荻是北洋政府交通部次长赵庆华庶女,生母吕葆贞是赵府丫鬟。她和张学良好的时候,只有14岁,她的父亲得知消息,在《大公报》上发表声明,和赵一荻断绝了父女关系。

有人说,这是赵庆华的计谋,实际上是逼张学良不得不娶自己的女儿。这种说法是没有任何依据的。赵庆华登报后不久,就宣布自己教女无方,自感惭愧,辞去了交通次长一职,此后再也没有当官,终身隐居。看得出来,赵庆华还是一个很有风骨操守和道德感的人。

赵一荻被逐出家门后,她的生母吕葆贞帮助她私奔到了东北,赵庆华得知此事,就把吕葆贞赶出了家门,此后吕葆贞就跟着自己的儿子生活。而且,赵一荻嫡出的兄弟姐妹都非常厌恶赵一荻给别人当情人,辱没门风,从此都没有和她来往。

走投无路的赵一荻于是跪求于凤至,说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发誓终生不要名分,只求能留在张学良身边,乞求于凤至接纳。



于凤至回忆说,当时张学良要她决定赵一荻的去留,她看着14岁的赵一荻,难免心软,答应了下来。当时有一些亲友长者劝她:“这种好玩的小姐,不仅没有道理可谈,和汉卿也没有感情基础,她对父母尚且如此,今后对你们又会如何?”于凤至晚年后悔地说道:“当时我自认明白,不听这些谏言。”

此后,赵一荻就以私人秘书的身份留在张家,于凤至出钱给她买了一所房子,并告诉财务对她工资从优。之后,于凤至发现赵一荻对丈夫确实有感情,不像外面那些女人只是贪图钱财,而且她才智过人、精通英文、善于交际。于是对她越来越喜欢,两人一度感情亲密,情如姐妹。

后来,张学良被调到了西安和红军作战,于凤至为了安排孩子们在英国的上学和生活,就去了英国。于凤至没离开多久,西安事变就发生了,于凤至匆忙带病回国救夫,多方奔走却毫无效果,于是她要求和丈夫一起坐牢,并经受了3年的幽禁岁月。

1940年,于凤至被查出患有乳癌,需要出国治疗,张学良就劝她出国。于凤至一口拒绝,说:“知情的当然会知道我去美国治病是你的主意,可是不知情的人又会怎么看我于凤至呢?”于凤至是个旧式女子,她做好了和丈夫同生共死、不离不弃的打算。



张学良劝她,我们都被关了,我们的三个孩子怎么办?你照顾好我们的孩子,就是对张家最大的功劳。正好当时于凤至的一个孩子在伦敦轰炸中头部受伤,要人照顾,于凤至这才听劝出国。

于凤至走了的话,谁来照顾张学良呢?于凤至提议去找宋美龄,求她让赵一荻来照顾张学良。于凤至回忆,张学良说:这些事找蒋夫人也行,不过现在是由戴笠做主的,戴笠能找到赵四,也能决定她来不来。戴笠如果认为赵四不能控制,不愿来照顾我,会派另外的人照顾我的。

西安事变后,赵一荻就去了香港,靠着张学良给的钱生活。戴笠的人找到她后,她没有犹豫就来到了张学良的身边,并陪张学良度过了此后的漫长生涯。

于凤至去了美国后,四处找美国的议员、律师活动,为张学良争取自由。1964年,一个姓张的人奉蒋介石之命找到了于凤至,他开门见山地告知,自己此行的目的,就是要为张学良和于凤至办离婚。他说,张学良经过多年教育,已经认罪守法,他很感激“政府”,愿意和赵一荻在台湾终老。

于凤至听后当然不同意,此人告诉他:你要知道,任何时候,汉卿如果擅自想离开,离开之时,就是他死亡之时。“政府”绝不会让他来美国的。



于凤至晚年认为,这一切都是赵一荻撺掇的。当时张学良离开台湾的唯一理由,就是到美国和妻子子女团聚,一旦和于凤至离婚,他离开台湾的路就断绝了。赵一荻明知这一点,却还劝张学良离婚,于凤至对此非常生气,她说:“赵四不顾当年的誓言,说永远感激我对她的恩德,说一辈子做汉卿的秘书,决不要任何名分等,今天如此,我不怪她。但是,她明知这是堵塞了汉卿可以得到自由的路,这是无可原谅的。”

这件事怎么理解呢?张学良和于凤至离婚,就是为了向蒋介石表示自己不会离开台湾去美国,这是委屈求生的办法。当时蒋介石的态度就是“张学良离开之时,就是他死亡之时”,说赵一荻“堵塞了汉卿可以得到自由的路”,似乎难以成立。

1990年3月20日,于凤至在美国病逝。这年6月3日,台湾各界人士在圆山饭店为张学良举行了九十寿辰(虚岁)的庆祝活动,此时张学良已经初步获得自由。

1991年3月10日,张学良带着赵一荻前往美国探访亲友。此时于凤至已经病死,否则她和赵一荻再见面,不知场景会有多么尴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