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议话题:《红楼梦》里贾母自谦我们这样的中等人家,什么样的家庭才算上等人家?接下来小编就带领大家来看看,网友们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贾赦也说过,他们那等人家,子弟想要做官很简单就可以弄个官做……
其实打个比方就是,贾家第一代家主是开国元勋副国级干部,有可能还是军委副主席,第二代家主不低于大军区司令(贾代化是京营节度使,贾代善功劳比他大,应该更高),第三代就完了,一个本来走中央部委公务员路线走得很好,但自己辞职了,一个当个没实权的省政协副职之类的位子,唯一在部委当实权领导的只是个副司长。到第四代,一个也是在政协领个不做班的地市级虚职,一个考公成绩不错结果死了,一个只在家管点生意,一个天天家里当宅男不肯去考公,还有两个也是文不成武不就,到第五代,唯一有公职的在中央警卫团当了个名义上的排长,只有一个还没成年的孩子有志气从小努力一心考公,但除了那个当副司长的爷爷看好他,家里没啥人支持他。 你说这一家混得惨不惨。
当年摄政王载沣曾经评价过红楼梦,说红楼梦写的特别好,就是有一股子小家子气,一看就知道是中小人家。在红楼梦中贾母就说过,一个小姐只跟一个丫鬟,哪有这样的事,书里面宰相尚书的女儿,必然仆从如云,他们这样的中等人家也有十几个。载沣吐槽红楼梦小家子气也是这个原因,他们都是上百仆从开道的。而在宫女谈往录里写道慈禧太后游湖,也才几个时辰,方圆半里巡逻警示,敬事房便彻夜不得安宁,随行七八条小船见机行事远远跟着,在船上老太太一个人吃顿饭还要一百二十多道菜,饭菜还不能随意减少。
至少尚书,区区省厅,你当大观园是浔阳楼么织造本就介于央地之间,不在京的话,在本地算得上等人家的,其实及时与明显不得势还不安分的北静家切割,放下架子认清形势,就是上等人家,然武将的野路子遗风,没有读书人仕世家之风,更没有道德经世之心,家大业大招展祸乱,宝玉认清幻梦,好了清静,有如顺治,知随贾敬走的才是正道,这才是根源不凡
写个中等人家都差点成禁书,上等人家的事能写吗…
贾家的没落从贾家男子娶妻的情况也可以看出来,先看正妻,贾母是侯爵家的小姐,贾代化的妻子不清楚,但显然也不会差。下一代贾敬的正妻和贾赦的原配不清楚,贾政娶的是王家的女儿,要知道王家比贾家史家的家世要差的多,不仅祖上只是个伯爵,而且至少在贾母这一代爵位就已经到底了,王子腾这一代已经没有爵位了。而再下一代,贾珍的原配不清楚,贾珠的婚姻还不错,老丈人是清流大佬。但更可能是他活着时个人前途被看好,就如林如海,所以才能高娶。贾琏娶的王家女儿,老丈人连个官身都没有,贾宝玉更是娶的薛家女儿,要知道薛家只是皇商,是四家里祖上唯一没有爵位的,甚至在此之前根本不是贾家的近亲(顺便说,也是到这一代所谓护官符才有四大家族一说,这之前薛家根本没资格和前几家特别是贾家联系到一块),再下一代作为未来的大家主,贾蓉的老丈人更只是个部委处级干部。
和贾母的侯爵小姐比简直是一落千丈。而贾家的续弦们虽然都是小门小户出身,但也能看出一代不如一代。邢夫人虽然是小门小户,但嫁过来也是带着几个陪嫁的丫鬟仆人的,可见家里至少是甄士隐一样的小地主,起码是养得起六七个丫鬟仆人的(总不能把仆人都给女儿陪嫁了,自己家还得留啊),而尤氏的老爹活着时居然娶了一个带两个拖油瓶的寡妇当续弦,可见不是什么有钱人家,肯定比不了带着一群陪嫁仆人的邢夫人。两家后来都有活不下去的穷亲戚投奔,但邢夫人这边是叔伯兄弟,尤氏那边却是继母继妹,可见尤家情况更差。而再到贾蓉的续弦,嫁过来连个动静都没有,可见最多也就是和尤氏差不多的情况了。
看完网友的这些精彩分享,手机屏幕前的你们是不是有一肚子的话想说,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友好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