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和贾芸两个人相识时,他们的谋生之路都刚开始,并没有什么起色,甚至处于人生的低谷。
这时候,小红还只是怡红院最底层的粗使丫鬟,只能干些跑腿打杂的粗活,但她并不甘心,一直在寻找往上爬的机会。
而贾芸也一样,因为一直找不到工作,从贾琏到卜世仁再到倪二,转了一个大圈子,好容易刚送了王熙凤香料,还没有安排工作。
就是这时候,两人在怡红院相遇了。
贾芸闲着没事,来找宝玉,这是宝玉昨天对他说的,让他来书房玩儿。宝玉少年公子,可能只是随口说说,没当回事儿,但贾芸当了真,自然不能爽约。
起初,小红以为贾芸是外面的爷们,所以看到贾芸的第一反应,并不是“下死眼把贾芸盯了两眼”,而是“抽身躲了过去”,这说明,小红是懂礼的。
后来她从茗烟嘴里得知贾芸是本家爷们,这才没有回避,这才有了把贾芸死盯两眼的那个名场面。什么是死盯两眼?就是非常认真地打量了贾芸一遍。
小红与贾芸初见,她为什么会有这种看上去有些失礼的行为呢?而且如果贾芸发现小红这么死盯着他看,彼此难道不尴尬吗?
每次读到这里,我都会想起张爱玲的那段名言: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好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哦,你也在这里吗?”
我又想起了黛玉进贾府时与宝玉的初见,宝玉认为自己见过这个妹妹。而黛玉对他也是一样的感觉,觉得十分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这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妙不可言的缘分吧?
注定会相遇的两个人,永远不会错过。不会早一步,也不会晚一步,而是会在一个恰到好处的时间里相遇。对小红来说,她死盯了贾芸两眼,也就注定了一生的情缘。
与其说,两个人是一见钟情,倒不如说是两个相识于微末的年轻人,彼此看对了眼。不只是小红盯贾芸,贾芸听小红说话简便俏丽,正要问她的名字,但因为是宝玉房里的,又不好造次。
于是这场初相识,只有简短的一句对话,便匆匆结束。这之后不久,贾芸顺利在凤姐手里谋到了差事,终于走出了人生低谷,迎来了大好人生。
但是,另一面,小红却走了背字,好不容易找到机会刚要在宝玉跟前露个脸,宝玉还不知道她叫什么,就立马被秋纹等人发觉,将她好一顿羞辱,这时的小红,正是人生失意时。
因为工作的失意,小红对自己的未来灰心了绝望了,如果怡红院都爬不上去,也许在别的院里也是一样吧?这时的她,意志消沉,萎靡不振,偏偏这时候,她又害了相思病。
因为与贾芸的一次相遇,没想到,这个说话乖觉相貌堂堂的芸二爷,竟悄悄地走进了她心里,甚至她梦里都是贾芸的影子。
可此时的贾芸,已经是凤姐手下的得力干将了,顺利揽到了在大观园种树的工程,自己却还是怡红院的小丫鬟,又刚刚碰了壁,哪里又配得上他呢?
更重要的是,小红是宝玉房里的丫鬟,贾芸即便有意,也不敢打自己叔叔房里丫鬟的主意,更不要说,他还把宝玉的玩笑当了真,认了宝玉做父亲。
因此,两个人的第二次相遇,非常短暂,一句话没有。小红被袭人派了差事,要去黛玉那里借东西,抬头就看到贾芸正坐在山字石上,监督着匠人种树。
但因为自己的失意,因为那个暧昧的梦境,所以心事重重的小红,想过去又不敢过去,终于两人一句话没说。因为这次偶遇,更加重了小红的心事。
少女情怀总是诗,可跟爱情有关的情怀,尤其还是未明朗之前的单相思,却也总让人惆怅,让人患得患失,让人不知所措,让人辗转反侧,难以成眠,甚至因此茶饭不思,坐下心病。
到这里,无论是主观条件,还是客观条件,两个人看起来都是没有任何可能的交集了,甚至他们根本就没有开始,不过就是刚遇到了两次,只说了一句无关紧要的话,仅此而已。
曹雪芹的笔很狡猾,两个年轻人的一场相遇,他没有直接交代结局,而是岔开一笔,写了一个看似无关但却又对推进两人情事不可或缺的桥段——宝玉凤姐遭魔魇。
这中间,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没有任何文字提到小红和贾芸之间怎么样了?但是曹公的一段话,把两人这段时间的关系交代的明明白白。
且说近日宝玉病的时节,贾芸带着家下小厮坐更看守,昼夜在这里。那红玉同众丫鬟也在这里守着宝玉。彼此相见多日,都渐渐混熟了。
如何?看着跟两人情事无关的情节,没想到曹公伏了这么长的一个线,竟然是为了给两人从相识到相熟制造一个十分合理的彼此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正是因为宝玉之病,所以两人有了长达一个多月的相处时间。相信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对彼此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尤其在这危难时刻,更能看清一个人的品行和是否值得相伴一生。
如果有一方觉得不合适的话,自然也就到此为止了。而如果两人都有意,那么情节就会顺理成章地往下发展。在男女彼此有意却不能直接表白心意的古代,该怎么测试对方的心意呢?
天才如曹公,一样早就在之前埋下伏笔了,还记得小红之前那个丢帕子的梦吗?这个梦,当然不是虚幻的,而是真实发生的。
因为红楼梦一开始就说了,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真实发生的都是虚幻的,而梦境却都是真实发生的。事实是,小红此前的确丢过一块帕子。
而就在宝玉养病三十三日之后,小红偶然发现,贾芸手里拿着手帕子,倒像是自己从前丢的,但是,这话她又不好问。
万一不是呢?那岂不是很尴尬?万一是呢?是的话会更尴尬,一个大老爷们捡了她的帕子,但没有主动还给她,这算什么呢?
也就在这时候,小红娘坠儿出现了,贾芸偶然听见小红问她帕子一事,于是就留了意,因为他上个月在园子里种树时就恰好捡到了一个帕子,但不知道是谁的,没想到一问才知道是小红的。
当时,贾芸心内就不胜喜幸,为什么?他一定也对小红有意,当他捡到帕子时,也一定在心里祈祷了一千遍一万遍,希望这个帕子是宝叔屋里那个我曾见过的丫鬟的,希望是她的,希望是她的……
小红自然不会想到,在自己因为贾芸而失魂落魄的那些日子里,贾芸竟然也每天拿出她丢的手帕,祈祷着两人的再次相遇,甚至能因此发生点什么。
两颗年轻的心,早已彼此都有了意。但碍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观念,他们无法直接见面表白,只好通过红娘通过一方素帕来传递情谊。
但如果只是把帕子送回,这自然又不对了,就好像任何人捡到帕子都会归还失主一样。贾芸当然不会这么做,他没有归还小红的手帕,而是拿出了自己的,让坠儿送还回去。
小红多么聪明的人啊,当她从坠儿手里收到了自己丢失的手帕之后,一定是又惊又喜啊,惊的是芸二爷竟如此勇敢,借丢帕换帕,喜的是她芳心暗许的那个人,原来对她也十分有意。
到这里,两个人才算正式完成了以帕定情的仪式。在两人的这场情事里,先是小红多看了贾芸两眼,从此就入了心入了眼,少女的心里从此种下了爱的种子。
接着是贾芸对小红的有意,这帕子是在园子里捡到的,但不是任何人的,偏偏是小红的,这不是注定的缘分是什么?但他并没有急着还回去,而是想着要以帕定情。
我相信,两人最终认定彼此,不是在第一次见面时,所谓的一见钟情,其实都要有日后无数个朝夕相处来填充来认证,认证通过就是一见钟情,认证不过就是遇人不淑。自然,也不是在以帕定情时,那只是最终的确认。
两人认定彼此,是在宝玉凤姐遭魔魇休养的那一个月里,他们因为有机会朝夕相处,有机会了解彼此,因此两颗炙热的心才慢慢靠近,慢慢走近彼此。
但两个人要最终走到一起,还有个很大的障碍,那就是小红的归属问题,她是属于宝玉房里的丫鬟,如果怡红院不放人,贾芸是不能跟小红结合的,两人的情事自然也不能公开,只能偷偷进行。
好在小红也足够努力,不知是为了爱情,还是为了事业,或者两者兼有,小红没有放弃任何可能的机会,她最终被凤姐发现,将她从怡红院调了出来到自己身边工作。
这样一来,贾芸和小红的结合就没有了任何障碍,不仅如此,两人同在凤姐手下工作,成了同事后,想必彼此见面交流的机会会更多,彼此一路同行,那应该是属于两个年轻人最难忘的热恋时刻了吧?
相识于微末,相熟于偶然,相知于换帕,相恋于同行。妾对郎有意,郎对妾有情。他们在谋生的同时,也谋得了爱情。他们从遇见开始,就一起走向彼此,这是一场双向的奔赴,世间最美好的爱情,也不过如此吧?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