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阵风”战机在印巴冲突上坠毁的消息,令各国在军购问题上,对西方武器装备都不免起了几分警惕之心。然而,印度尼西亚却“一反常态”的给了法国军工提振信心的机会,而面对铺天盖地的公众质疑,印尼官方的回应则客观上拉了莫迪一把。

印尼为何要在该节骨眼上求购“阵风”?又对莫迪政府,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据参考消息报道,印度尼西亚空军高价采购法国“阵风”战机,而这笔42架的战机生意,价位高达81亿美元。

虽然,这笔生意是在2022年开始谈的,但印尼网友在看到“阵风”战机被击落的消息后,也不免产生忧虑。

先不说“阵风”能不能发挥出应有战斗力,就单说歼-10C的海外售价要明显更便宜,而从印巴之间的战场结果来看,似乎并非是个合算的买卖。

言外之意是,为什么不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歼-10C或其它型号战机,而执意求购法国“阵风”?



面对网上的质疑声,印尼当局则表示:“冲突地区未经证实的说法,不能作为评估特定武器系统有效或无效的唯一依据”。

有专家分析称:“保持军队的战备状态,不仅在于购买先进武器平台,还需熟悉掌握操作平台的技术知识”。

这些密集发声的言论,在某种程度上确实给莫迪政府解了围,至少没有一口咬死“阵风”已被击落,还给莫迪留了几分薄面。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似乎也是在向外界传达“阵风是飞机,但要看谁在用”的信号。

印度空军主要是从法、俄两国采购战斗机,而他本身也做到了“雨露均沾”,不管什么型号的飞机都会摔两架,似乎也没法从印军手中,去验证一款机型的好坏。



客观就性能参数而言,“阵风”各方面性能确实不错,而且适用于多场景作战,性价比也不算高得离谱,至少比特朗普造访沙特时签的1400多亿美元的军购合同要好太多。

可在印巴空战时,印军“阵风”战机缺的仅仅是战斗素质吗?显然,印尼也不具备完善的作战系统,从防空系统到预警雷达,依然呈现“万国造”趋势。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印尼的地缘形势还算安稳,周边也没什么强劲的对手,装备“阵风”已足够形成威慑,这笔买卖还真不能算太盲目。

印军要怪,也只能怪巴基斯坦超出常规的战力水平,自己没法碰到了硬茬子。



印度尼西亚现在坚定不移要保下这份订单,其一是合约已经签了,毁约不仅要面临赔偿,还会损失双边外交关系与印尼的国际形象;其二是除了法国“阵风”之外,印尼短时间内还找不到太多可替代的供货商;其三是卖法国一份认清,作为军售大户,刚被澳大利亚放了鸽子,被美英抢了订单,若是再因印巴冲突而夭折订单,实则是没面子。

最后,就是对于中国军售的海外市场,我们也应该看到长处与短板,不能急于一时。

巴基斯坦之所以能拥有成体系的解放军作战系统,其基础是建立在中巴高层的战略合作,而这是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政治条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