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冲突来的快,停火的也快,但吃了大亏的印度还想搞事情,对此中方也下场亮明态度,并再次强调藏南主权,背后释放信号不简单。莫迪又打算干什么?中国在停火后宣告主权的用意何在呢?
尽管印巴双方在5月10日就已经宣告停火,但在10晚双方边境再次爆发异动,双方互相指责无人机越境袭击,这说明着双方不想爆发大规模战争,但又不甘心就此停火,所以局面又回到了边境零星交火的状态。
然而吃了大亏的莫迪并不打算就此罢休,据环球网报道,5月12日当天,莫迪在印巴冲突后首次发表公开讲话,他宣称印巴停火是印度暂停了其军事行动。换句话说,双方的敌对状态并未结束,什么时候再次开打、打到什么程度都取决于印度。
与此同时,巴基斯坦外交官扎法尔·希拉利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自己的预测,印度只接受了12天的停火,在此期间会重新集结部队和物资补给,12天之后印巴或将重燃战火。然而说是预测,他在发文的末尾却强调12天的阈值得到了五角大楼和美国国务院的确认。这话就很微妙了,但是从印度5月10日下午签署停火协议,间隔6个小时就出现无人机越境的情况,都说明此次停火或许真的是莫迪的“缓兵之计”。
只不过,美国不插手印巴局势,西方国家也都是看戏态度,作为两国邻居的中国可不能不管。除了王毅外长分别致电印巴两国之外,中国官方还宣布了一件大事。新华社5月11日报道,根据地名管理的有关规定,中方发布了一项公告,内容是增补了27个藏南地区公开使用的地名。
这背后释放的信号可不简单。首先,藏南地区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增补地名不仅是强调主权,也是在印巴主权争端的背景下,警告印度不要试图挑起不必要的争端;其次,印度一直对藏南地区图谋不轨,还非法设立的所谓“阿鲁纳恰尔邦”,不断和中国在舆论上扯皮,近几年不论是俄乌冲突、巴以冲突、南海问题、印巴冲突等等,都和领土主权挂钩,那么中方有必要在紧张的局势背景下,对印度做出强有力的反制措施;最后,增补地名也是为了在后续和印度就边境问题谈判做准备。
尽管在去年的金砖峰会前夕,印度主动和中国达成协议,双方军队的巡逻安排已恢复到2020年时候的状态。然而中印双方刚刚按照协议脱离接触,印度随后就在争议区巡逻,并且出现在争议区附近囤积兵力的情况,这都让中印就边境问题缺乏基础互信,重划两国边境的难度也加倍提升。
印度外长苏杰生还隐晦的暗示,除非中国率先答应印度的条件,否则边境的和平与安宁就不可能恢复。只可惜,印度并没有认清形势,中国不愿意在边境地区生战,但这并不代表中国没有能力强行压制边境矛盾。
此次印巴冲突就是最明显的例子,歼10C一战成名,印度引以为傲的阵风战机接连被击落4架,其他类型的战机和无人机总数量超过125架,还有被炸的军事基地等等。要知道,巴铁只是拿到了一些中国装备,这就将印度打的丢盔弃甲,如果是解放军自己出战,不敢想象印军战绩会惨烈成什么样子。
回到正题,藏南地区是中国固有领土这是毋庸置疑和不容诡辩的,印度曾经非法侵占就以为能够永久性扩大版图,这完全就是痴人说梦。中国此次增补藏南地名,说直白点儿就是为了收复藏南做准备的,历史依据、法理依据都在中国这边,回归只是时间问题。
而之所以在印度停火之后宣布,这只是说“有心算无心”,增补地名肯定是很早就有的预案,经过层层审批、核实,最终才能敲定,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印巴短暂的冲突让全世界看到印度的拉胯,就这还想学西方国家侵占他国领土?时代是在不断变化的,希望印度能够好自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