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5年农村低保户会被取消吗?六类人员或受影响,早看早知晓

最近,在不少农村地区,有关低保户的话题讨论热烈,甚至传出农村低保户将被全面取消的消息。

这让许多依赖低保生活的家庭忧心忡忡,毕竟低保金是他们维持日常生活的重要经济来源。那么,2025年农村低保户真的要取消了吗?

实际上,农村低保并未全面取消。从政策导向来看,国家对农村低保的态度是持续优化与精准保障。

近年来,农村低保制度正从“广覆盖”迈向“精准化”。2025年民政部发布的《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明确提出要统一城乡低保标准、强化动态管理,并引入更严格的收入与财产核算机制。


比如,云南、江苏等地将赡养费、存款利息等纳入家庭总收入核算范畴,同时规定拥有商品房、私家车等财产的家庭直接取消低保资格。

这一政策调整的目的在于优化低保资金使用效率,避免“假低保”、“关系保”、“养懒汉”等现象,把有限的救助资金精准投向最困难群体。

虽然农村低保不会全面取消,但有六类人员的低保资格或将被取消,需要格外注意:

1. 收入超标家庭。

若家庭包括子女赡养费、高龄补贴等转移性收入总和超过当地低保标准,这类家庭按政策要求需退出低保。

例如,某地区农村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500元,某家庭原本因老人独自生活申请了低保,但子女经济状况好转后,每月支付的赡养费以及老人获得的高龄补贴等加起来超过了500元,这种情况下该家庭就不再符合低保条件。

2. 财产不符条件者。


名下有商品房、商铺、私家车(含二手车)或家庭存款超过当地规定数额(如部分地区规定家庭存款超过5万元)的农户。

像江苏、辽宁等地明确指出,此类财产状况表明家庭经济实力较好,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的定义。

例如,某农户申请低保,但经核查发现其名下有一辆价值10万元的私家车,即便该农户声称生活困难,也会因财产不符而被取消低保资格。

3. 有非法或非正常收入的家庭。

若家庭存在如赌博收益、非法经营所得等非法收入,或有隐瞒不报的非正常收入,一旦查实,低保资格将被取消。

比如,某家庭申请低保时隐瞒了其通过参与地下赌博获得的收入,后续被群众举报并查实,就会失去低保资格。


4. 故意隐瞒情况或弄虚作假的家庭。

申请低保时故意隐瞒家庭财产、收入等真实情况,或通过伪造证明材料等弄虚作假手段骗取低保的家庭。

比如,有的家庭在申请低保时,虚报家庭成员人数,少报家庭收入,或者伪造医疗费用单据以证明家庭支出巨大,这些行为被发现后,不仅会取消低保资格,还可能面临法律责任追究。

5. 有劳动能力却拒绝就业者。

具备正常劳动能力,却拒绝政府提供的合理就业机会,长期游手好闲、懒惰好逸恶劳的人。

低保政策旨在帮助真正困难且无自救能力的人群,对于有劳动能力却不愿工作的人,不应长期依赖低保生活。

比如,政府为某有劳动能力的低保户提供了一份当地工厂的工作,薪资待遇合理,但该低保户以各种理由拒绝,这种情况下就可能被取消低保。

6. 存在不良嗜好致贫者。

如果家庭贫困是由于家庭成员长期沉迷赌博、吸毒等不良嗜好造成的,且屡教不改,这类家庭的低保资格也可能被取消。因为低保资金不应被用于维持因不良嗜好导致的贫困生活。

对于广大农村居民来说,应正确看待农村低保政策的调整与完善。政策的变化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让低保制度更加公平、有效。

真正生活困难、符合条件的家庭不必担心,只要如实申报家庭情况,依然可以享受低保政策的关怀。

同时,农村居民也应积极关注当地的低保政策动态,了解申请条件与标准,共同维护低保制度的良好运行 ,让低保这一民生保障政策真正惠及最需要帮助的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