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4月,国内乘用车零售销量175.5万辆,同比增长14.5%,环比下降9.4%。其中,轿车市场销量82.1万辆,同比增长13.3%,环比下降9.0%。
在中大型轿车市场,新能源车型展现出了强大的统治力,在销量超过两千辆的十三款车型中,新能源车型占据了九席,而燃油车仅有BBA的三款车型上榜。小米SU7以2.86万辆销量蝉联榜首,远超奥迪A6L(1.10万辆)和奔驰E级(1.04万辆),这一结果预示着新能源技术在中高端市场已经取得了全面胜利,传统燃油豪车的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
自主品牌在榜单上的表现同样不凡,除了小米SU7之外,小鹏P7+(0.74万辆)、长安启源A07(0.45万辆)和星纪元ES(0.29万辆)等车型也都进入了前十名,形成了对合资与豪华品牌的强大压力。虽然比亚迪汉家族因为多版本分流导致单车型排名下滑,但其总销量仍然突破了1.3万辆,其中汉DM-i和汉EV的销量分别达到了0.73万辆和0.44万辆,均位列前十。
新能源车型的技术迭代加速,市场接受度也在飙升。在4月中大型轿车销量前十名中,新能源车型的表现尤为出色,小米SU7以近3万辆的销量刷新了该市场的最高纪录。小米SU7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强大的品牌号召力、智能化的配置以及高性价比的策略。小鹏P7+也因为升级的800V高压平台和XNGP智驾系统而销量同比激增40%,成为了新势力中的佼佼者。
传统车企的转型也开始初见成效,长安启源A07、银河E8和极氪001等车型都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而吉利系更是在中高端市场进行了多点布局,星纪元ES和eπ007等新车型也通过差异化的设计吸引了年轻用户的关注。
然而,传统豪车阵营却稳中有忧,BBA中的奥迪A6L和奔驰E级虽然仍然守住前三的位置,但同比增速已经放缓。而宝马5系则因为电动化转型迟缓而跌至第四。二线豪华品牌的处境更是艰难,沃尔沃S90和凯迪拉克CT6的销量持续低迷,而捷豹XFL等车型的市场存在感几乎已经消失。
在尾部市场,新势力的分化也开始加剧。智界S7、岚图追光PHEV等车型因为品牌知名度低、渠道布局不足而难以突破销量瓶颈。而蔚来ET7则因为换电模式成本高、受众狭窄而市场表现远低于预期。跨界玩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极狐阿尔法S、昊铂GT等车型尽管技术参数亮眼,但用户认知度低、售后服务网络薄弱而销量持续垫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