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寄予厚望的G318为何成了“拖油瓶”?

日前,一段关于深蓝汽车CEO邓承浩在深蓝汽车三周年活动上的讲话视频在网络上曝光。视频中邓承浩表示,“买深蓝G318参数图片)无忧穿越版,给大家离职的机会,出去野一下,野完之后深蓝汽车再把大家召回来。”该言论一经发布迅速引发热议,并被广大网友质疑为“变相裁员”或“卖车噱头”。



随后,5月17日邓承浩在个人社交平台上进行回应称“很多项目组成员,自己都特别想开这个车带着家人出去浪。只是大家的年假不够长,想完整地走一遍318国道都是奢望”,并表示其初衷是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有机会体验自家产品,并非卖车或淘汰员工。

实际上,员工内部购车在汽车行业早已是普遍现象。车企通常会向员工提供专属折扣,这一举措既被视为企业给予员工的福利关怀,也能为车企带来直接的销量提振,对有购车需求的员工而言不失为一项实惠之选。

不过,类似邓承浩提出的“员工购车后可离职出游两个月再召回”的政策,在汽车行业实属行业鲜见。尽管邓承浩发文澄清强调政策初衷是解决员工年假不足与产品体验需求的矛盾,并非营销手段,但舆论争议仍持续发酵。

目前坊间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买车-离职-召回返岗”。众所周知,离职意味着劳动关系的中断,可能导致工龄清零、社保断缴等问题。尽管邓承浩承诺“返岗后职位不变”,但口头承诺缺乏法律保障,员工可能面临“车财两空”风险,陷入被动。

对此,邓承浩在长文中“目前正和人力详细研究以何种方式既让员工享受长假还能符合人事制度”,并透露该政策即将发布。

即便如此,这种“购车绑定福利”的设计,让公众难以分辨其究竟是员工关怀还是变相促销。毕竟,深蓝G318的市场表现让公众更倾向于后者。



深蓝G318是深蓝品牌旗下第三款车型,于去年6月正式上市,彼时提供两驱版、四驱版和无忧穿越版三个版本6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7.59万元-31.8万元。作为深蓝品牌旗下首款硬派越野SUV,从售价上看G318一定程度上承担着深蓝品牌向上的重任。

不过,自去年6月上市以来G318的市场表现并不乐观。数据显示,今年1-4月G318累计销售4,568辆,虽在4月环比增长117.3%至2,273辆,但与上市初期1.4万订单的热度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截至目前,G318自上市以来累计销售10,492辆,月均千辆水平。

在业内看来G318市场定位的模糊性是主要症结。G318主打“轻越野”概念,试图在城市SUV与专业越野车之间寻找平衡,但其17.59万-31.8万元的售价区间,既面临哈弗猛龙等燃油竞品的价格压制,又需与方程豹豹5等新能源车型争夺市场份额。

对此,在深蓝汽车三周年活动中邓承浩表示“产品配置策略上的预判偏差”,并指出团队最初基于市场调研和竞品分析,预判两驱空悬版与四驱舒享版会成为G318车型的主销版本,因此在产能分配上向这两款配置倾斜。

然而市场反馈却截然相反——上市首月订单数据显示,高达80%的用户最终选择了四驱空悬版,这一核心配置的“超预期热销”与非主销版本的“滞销积压”形成强烈反差,直接导致了严重的产能错配问题。

截至目前,深蓝有六款车型在售,分别为S05、S07、S09,SL03、L07以及G318。从深蓝汽车当前的销量结构来看,品牌增长仍高度依赖两款“老将”车型——S07和SL03,这两款上市超2年的车型贡献了近八成(78%)的销量份额。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品牌近一年推出的三款新车——S05、L07和G318均未能达到预期。其中承载品牌向上突破使命的硬派SUVG318销量表现尤为乏力,与上市初期“重塑越野市场格局”的高调预期形成强烈反差。据了解,目前G318销量仅占深蓝整体销量的5%。

深蓝汽车前身为长安新能源,2023年独立后定位“全场景智慧出行引领者”,主要聚焦中高端新能源市场。G318作为品牌首款硬派SUV,承担着拓展用户圈层、提升品牌溢价的重任。然而,其“增程动力+方盒子造型”的组合,在传统越野用户眼中缺乏燃油车的机械质感,在科技爱好者看来智能化配置又不及新势力竞品。

显然,这种“两头不讨好”的市场反馈,迫使深蓝汽车试图通过争议性营销破局,但也埋下了品牌形象受损的隐患,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加速洗牌的当下,越争议越被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