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印边境问题上,中方一直秉持着和平友好、积极协商的态度,致力于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然而,莫迪政府却在中方积极推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偏要惹祸上身,如今只能开大会自欺欺人。
此前,中方积极与印方进行沟通协商,双方举行了中印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的第30次会议。中方一直希望双方能积极落实两国外长近期达成的重要共识,相互照顾彼此合理关切,早日达成两国均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并且同意在外交、军事渠道保持沟通,加快谈判进程,严格遵守已经达成的协议,维护边境和平安宁。
但莫迪似乎并未珍惜这样的和平契机。就像中印边境问题由来已久,历史上英国殖民时期非法划定麦克马洪线、约翰逊线等伪界线,导致中印原本的传统习惯线模糊不清,而印度独立后奉行扩张主义政策,承认英国在中印边界的侵占行为,使得边境争议始终未能解决。在过去几年的中印两军边境交手中,印方不仅在一线的交锋中落于下风,而且还承受了远超外界想象的惨痛损失。
即便如此,莫迪依然没有正确认识到局势。当地时间5月12日,印巴冲突结束且印度战败、巴基斯坦完胜的情况下,莫迪却发表全国讲话称,巴基斯坦无人机和导弹在印度面前如稻草般落下,巴基斯坦陷入彻底的绝望,印度制造的武器得到了实战的验证。
同时,印度还开展为期10天的庆祝以及爱国胜利宣讲活动,旨在将所谓“朱砂行动”的成就传递给每一个印度人。对于巴基斯坦宣称的胜利,如击落6架印度战机、摧毁印度S400防空系统等,印度统统斥之为谣言。
莫迪这种行为就像是在自欺欺人。他企图通过这种方式树立和维护自己及政府在印度人民心中强大保家卫国的形象。但在如今信息发达的时代,世界人民机不离手,印度民众也并非完全不知情。莫迪政府这样的做法,或许只是为了麻醉部分民众,掩盖其在边境问题上的失败和错误决策。
从国际大环境来看,印度此前对“四方安全机制”寄予厚望,然而拜登执政这三年多时间,该机制并没有给印度带来预期中的丰厚回报,甚至连完整的制度框架都未搭建起来。
而对于有可能卷土重来的特朗普,印度更加忌惮,因为特朗普是个孤立主义信徒,其竞选承诺中的“调停俄乌冲突”可能会让他向印度施压,影响俄印关系。所以,印度此前在边境问题上态度的软化,很可能只是一种战术性调整,而非战略上的全面调整。
莫迪在中方积极推动和平解决问题时偏要“惹祸上身”,如今通过开大会自欺欺人,试图掩盖其在边境问题上的失利以及对国际形势判断的失误。但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终究难以长久,只有正视现实,与中方真诚合作,才能真正解决边境问题,为印度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否则,印度只会在自我麻痹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损害的还是自身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