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或许会过去,但绝不应该被遗忘。
十七年前,汶川地震的发生给四川,乃至全国人民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创伤。
当年就是有这么一个人,是唐山地震废墟中的幸存者,是从困苦中崛起的百亿富豪,更是用一亿捐款温暖汶川的爱心使者。
甚至当代年轻人为之感慨:“他像极了我们这代人的缩影——拼命到透支,却不知如何停下。”
他就是张祥青——或许早已淡出了公众视野,但我们却不应该遗忘。
1976年唐山地震废墟中的“重生者”
在2008年汶川地震的三十二年前,唐山地震也不应被忘怀。
1976年7月28日,唐山的夏夜充满了祥和的气息。
这份祥和让人丝毫未觉,下一秒地震就会突然降临,给所有人带来悲痛。
年仅七岁张祥青也是如此,当日的他早早就上了炕休息。
凌晨,一声巨响和强烈的摇晃将张祥青和母亲惊醒。
直到房梁砸下,母亲才惊觉:地震了!
她忙将张祥青往炕缝里按,疼得张祥青想大喊,却又被扬起的尘土呛得咳嗽。
母亲用身体保护着张祥青,房上的碎片一块块砸在她的身上。
直到一块断砖砸在母亲的背上,她闷哼一声,身体才重重瘫下来。
起初,张祥青摸到母亲的手还是滚烫的,后来逐渐地、逐渐地变凉。
获救后的第一个深夜,张祥青听着此起彼伏的哭喊,才突然明白:
原来人在极度悲伤和恐惧时,眼泪是流不出来的。
震后第三天,他的父亲也在临时医院中离世。
那天傍晚,他跟着救援队伍开始转移,回头望着已经成为废墟的唐山,久久回不过神。
看着救援的人员,张祥青暗暗决定:他一定要回报这些帮助过他的人。
从豆腐摊到百亿身家:是什么在让他拼搏?
根据后来的唐山市档案馆相关记录,张祥青是唐山地震中年龄最小的独立幸存者之一,他的获救过程还被编入了《唐山抗震救灾志》当中。
地震过后,虽然有政府提供的帮助,但没有了父母的照料终究还是举步维艰。
但苦难是一个人快速成长的最佳助力。
15岁时,政府给地震幸存者安排了工作的机会,而他则选择了辍学。
根据政府安排,他进入铁厂。
在工厂中,张祥青遇到了自己的一生伴侣张荣华,然后在朋友的帮助下结了婚。
在妻子张荣华的身上他久违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但长期在铁厂高强度的劳作,也让他的身体逐渐吃不消。
在跟妻子商量后,他决定离开了这个地方,来到石家庄学习做豆腐生意。
几年后,也算攒下了一点积蓄。
但仅仅如此的话,还远远达不到他心中对自己的要求。
再次和妻子商量后,他的妻子说:你有什么想法尽管去做。
贤妻的回答给张祥青的心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也让他感到开心。
1991年,他带着妻子和一万元积蓄闯入了废钢行业。
但谁料,第一次投资就血本无归。
好在,体贴的妻子并未因此而埋怨,反而宽慰着他。
很快,张祥青重整旗鼓,继续扎根在钢铁行业。
在妻子的帮助下,他的事业有了起色,还收购了一家钢铁厂,专心经营。
直到2007年,他所创立的荣程集团年销售额便已突破285亿元。
但他自己却因为常年的高强度工作得了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每天都要服药来维持精力。
各种病痛的折磨就此埋下,同时也打开了他生命的倒计时。
汶川过亿捐款的背后:一个孤儿对“母亲”的回答
直到2008年汶川地震时,他在央视晚会上看到那些被埋在废墟中的孩子时,才突然想起了自己七岁那年的夏夜——
原来已经三十多年过去了,那种被黑暗吞噬的恐惧,从未离开过我。
于是,那时的张祥青对妻子说:
“咱们多捐点,就当给地震中没娘的孩子买口热饭。”
他当即便向天津市红十字会捐款了1000万元,但随着汶川地震的详细灾情传出,张祥青终于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这是一场堪比当年唐山地震的灾难,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年的唐山大地震让他的童年异常凄苦,更给他的一生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创伤。
于是,他和妻子商议后决定:再捐3000万元!
“因为我曾淋过雨,所以想撑伞给别人。”
用这句话来形容张祥青的心境再合适不过。
经过和妻子之间的磋商,他充分调集资金,于2008年5月18日的央视晚会上露面。
在灯光闪耀中,他慢慢走到台前。
但是,当他看到灾区里的孩子们的画面时,却忽然泪流满面。
这一幅场景瞬间击中了他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他怀念自己的亲人,也未曾遗忘当时帮助过自己的人们。
当即他转身问妻子:“再加7000万?”
妻子点头。
这一幕也成就了当晚最震撼的一幕。
至此,张祥青夫妇为汶川地震累计捐款达1.1亿元!
后来有人质疑他作秀,他却说:
“唐山地震时,全国人帮过我。今天,我得把这份情还回去。”
这1亿元,相当于当年荣程集团年利润的三分之一,但张祥青依然坚持:
“钱能再赚,人命等不了。”
他从未走出1976年的唐山,却用2008年的汶川,完成了对生命的最后一次托举。
可就是这样的人,却在对抗病魔的过程中,将生命永远留在了45岁。
英年早逝:辉煌与遗憾的最后一课
2014年8月9日,常年经受各种慢性病折磨的张祥青,因突发心脏病将自己的生命永远停留在了这一天。
据当时诊治张祥青的医生说:
“他的心脏血管堵塞程度已经达到了90%,相当于背着定时炸弹工作了十年。”
张祥青的离去给张荣华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但是不得不说能够和张祥青一同开创偌大集团的妻子张荣华并非花瓶。
她不仅能担任好张祥青的贤内助角色,还能够在整个集团需要她时挑起的大梁。
在企业经营策略上,面对复杂棘手的问题,她能够凭借着多年来在企业管理中积累的经验和洞察力,真正做到冷静分析和果断决策。
甚至于在企业的战略布局中,也有着卓越的前瞻性和创新性。
比如稳固好自己的钢业主业的同时,还能够跨界布局金融、健康、文旅等多个领域,帮助企业发展开辟出新的发展路线。
并且,她对于丈夫的遗愿也十分积极,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扶贫和慈善,直接或间接承受她帮助的人不计其数。
可以说,张荣华的行为,正是对张祥青生命的一种延续,将他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2023年,荣程集团便已累计公益投入接近10亿元。
2024年,荣程集团发布了《企业家健康管理蓝皮书》,还建立了“工作强度分级预警系统”。
而这个系统的第一个用户及使用地,正是张祥青生前的办公室。
结语:生命的意义,在于照亮多少黑暗
张祥青的一生,是苦难与拼搏交织的一生,是感恩与奉献辉映的一生。
他从唐山地震的废墟中艰难站起,凭借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在商海闯出一片天地。
面对汶川地震的惨烈灾情,他又倾囊相助,用一亿善款传递着人间大爱。
去世后,荣程集团的“工作强度分级预警系统”,也不仅是对他逝去生命的沉痛反思,更是对未来的深刻警醒:
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我们既要奋力奔跑,更要守护好自己的健康。
部分资料来源:
中联钢|荣程百亿“钢企帝国”由张祥青其子接管
中穆青年网|天津首富捐1亿救汶川,病逝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