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一个叫安娜的乌克兰美女发布了一条视频火力,她说:我打算离开中国了,因为这里还要工作才有钱。
她已经两年没有工作了,之前在德国每个月都能拿4000元人民币左右的补助,不工作也能活得不错,可是在中国没有补助,还必须要工作。
她这番言论简直让中国网民愤怒,说难民也不值得可怜。
其实中国对待难民确实没有西方国家好,甚至接收的难民都很少,定居下来的更少。
这是为什么?其实不是中国冷酷,而是吃过历史教训。
中国为何不接收难民
世界一直都不算太平,不是中东战争,就是俄乌冲突,每天都有人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这些人也就成了难民。
自己的国家不适合生活,那么可以想办法逃离,这是人的求生本能。
例如从2011年开始叙利亚内战爆发,时不时就会发生战争,原本生活不错的叙利亚人民不得已逃离到国外。
根据资料显示,从2011年到2015年的几年时间里,就有430万叙利亚难民逃往土耳其、黎巴嫩、约旦、伊拉克、埃及等国家,占比已经超过该国人口的20%。
其实这还是登记的人数,还有一些没有达到相应条件选择偷渡的,他们坐着简陋的小船,带着家当稍有不慎就会消失在海浪中。
2015年9月,一个穿着红衣服的叙利亚小男孩遗体被冲到土耳其海岸的照片就火遍全球,每个人看了照片都久久说不出话。
所以接收难民又成为重要的议题,西方国家一直都有接收难民的政策,尤其是欧洲国家,德国就是接收难民最多的国家,前总理默克尔当时花费60亿欧元来安置难民。
为了尊重难民的尊严,德国的民间组织“明爱国际”还以极低的价格将东西卖给难民,例如一本书只要10欧分,一件T恤价格是20欧分,八成新的家具只需花费1-2欧元。
西方国家在人权这方面很注重,也有相应的政策来接收难民,不过中国似乎很少见到接收难民,甚至中国国籍都是最难拿到的国籍之一。
根据公开的资料显示,从2004年中国实行“绿卡”制度开始,到2013年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人数达到84.85万人,但真正持有“绿卡”的外国人只有7356人,不到一万人。
每年发出的“绿卡”只有几百张,相比于美国每年发出100万张“绿卡”,中国的绿卡怎么不能说是最难拿的绿卡呢?
而且在接收移民这一块儿,中国的身影也出现得不多。
国际移民组织做过调查发现,全世界国际移民的平均水平是3%,发达国家平均是10%,其中美国的移民占比达到20%;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是1.6%,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只有0.04%。
从2013年-2017年,中国境内的难民人数也只有100多人,相比与其他国家接收的难民,可以说是悬殊。
有人可能会说,不可能只有100多人,国内能看到很多外国人。但实际上那些外国人的身份很复杂,大部分都不是取得合法定居的难民。
有些是持有旅游签证的,有些是工作签证,甚至有的是非法偷渡来的,没有合法身份就有被遣返的风险,和那些得到国家认证的“绿卡”还是不一样的。
而且很多外国人来到中国之后,很少会真正定居下来,比如在2010年一个巴基斯坦家庭通过临时庇护来到中国定居。
对于巴基斯坦民间的印象是很好的,我们大多称他们为“巴铁”,但是4年后这家人还是离开中国,去了美国定居。
被很多人诟病的广州黑人村,很多也都离开中国去别的国家定居。
这是为什么?主要是中国对于外国人的移民政策没有外国完善,甚至都没有明确的《难民法》。
2016年中国向国际移民组织提交申请,仅仅17天就通过申请正式成为国际移民组织成员国,但后来中国也没有大规模接收难民,只是降低了“绿卡”的通过标准。
为什么中国不接收难民,难道是因为中国人心冷漠,不关注人权问题吗?其实是因为吃过历史的教训。
吃过历史的教训
中国不接收难民,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在上世纪60年代“印尼排华”和70年代“越南船民危机”的时候,大量的海外华人华侨选择回到祖国,中国就接收了。
从1978年-1982年,28万印支难民就来到中国定居,越南、柬埔寨、老挝的人都跑到中国,大多不是华人华侨,当时我国给予了很多的帮助,很多人重新在国内定居生活。
在二战期间,我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给被追杀的犹太人签发了超过2000多份签证,让他们得以进入上海安顿。
这都是中国人民热心的证明,但是结果却不是很好。
中国给那些背井离乡的印支难民好吃好喝,自己省吃俭用,但等他们的国家安定了,他们也都跑回去。
何凤山帮助犹太人,并没有得到犹太人感恩,还是后来他女儿发现父亲留下的签证,才揭开了这段往事,以色列才认证何凤山是犹太人的救命恩人。
日军侵略我国时,联合犹太人要侵占我国上海和云南,建设专门的犹太人社区。好在这项计划最终流产,不然巴勒斯坦的噩梦难保不会发生在我国国土上。
近代的教训我们吃过,其实古代的教训也早已给我们提醒,最著名的就是“五胡乱华”。
司马炎建立晋朝之后,晋朝就不断吸引"胡人"进入中原,想弥补中原人口剧减的问题,一百多年进入中原的胡人高达百万人。
这些胡人被称为“五胡”,主要是匈奴、鲜卑、羯、羌、氐这五个少数民族,但不仅限这五个,只是他们是迁移到中原的人数较大的五个少数民族。
到建兴四年愍[mǐn]帝出降,宣布西晋灭亡,中原世纪贵族逃往南方建立东晋政权,“五胡”就开始在北方陆续建国,国家陷入分裂割据的局面。
虽说后来北魏统一了北方,融合了各个民族的文化,为后来民族大融合提供了基础,但对于国家和人民来说,是弊大于利的。
后来的唐代国力强盛,到唐玄宗时期拥有“开元盛世“,但后期还是因为宠信突厥人安禄山,引发“安史之乱”,唐朝从此由盛转衰。
这些都是活生生的案例,所以中国才不轻易放开接收难民的大门。
民间的态度也是大部分不赞同接收难民,毕竟我国只是发展中国家,又是国际上数一数二的人口大国,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有提高的空间,没有太大能力来接收难民。
而且对于难民,我国的态度一直是:解决冲突根源,而不是大规模接收难民,治标不治本。
如果大家都能安心生活在自己的家乡,谁又愿意背井离乡,到它国谋生存呢?所以还是没有战争,人民安居乐业是根本。
参考信息:
新京报:加入国际移民组织 中国要接收难民吗?——2016年07月06日
界面新闻:【深度】中国可以在应对国际难民危机中扮演什么角色?——2015年11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