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由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指导,广州市南沙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办,广州市房地产行业协会、南沙新区房地产协会承办的“2025年大湾区(南沙)房地产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南沙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刘炜在大会现场致辞时表示,南沙从去年5月份到今年4月底,增长了11万人,实有人口接近130万人,南沙是一个典型的人口流入型城市。
11万人流入,南沙楼市信心回归
刘炜指出,一个城市,最重要的是适合居住,宜居才能宜业。目前南沙正以不低于珠江新城的建设标准,推进建设南沙中心城区,从而能够承接更多高端的人才。同时,南沙也在推进20公里美丽海岸线建设,让南沙“看海”的名片更突出。“我们非常欢迎智能家居、建材高科技、建筑机器人等房地产产业链的企业到南沙扎根,共享南沙发展机遇。”刘炜表示。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成军在致辞中表示,大湾区房地产产业链协同发展优势凸显。南沙作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始终以制度创新赋能湾区发展。南沙今年率先出台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一揽子措施,为巩固止跌回稳良好态势、提振行业信心贡献了“南沙智慧”。
刚刚过去的“五一”黄金周,广州全市主要在售一手住宅楼盘认购量2093套,日均认购量环比节前增长244.7%,南沙楼市也实现成交面积同比增长49%。
“这不仅是市场信心的回归,更是大湾区活力与潜力的生动写照。”广州市房地产行业协会执行会长陆毅在致辞中表示,本次“链动湾区 智领未来”的主题活动,实现了“政企民”三方联动、九城协同,汇聚了50余家头部房企和全产业链标杆企业。作为行业协会,将始终致力于推动行业转型升级,从“造房子”到“造生活”,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共赢”!
专家论道房地产高质量发展路径
会上,学界、产业界权威专家,从南沙房地产战略机遇、新质生产力动能两大维度展开深度解析,为南沙高质量发展和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谈及消化房地产库存,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原司长张其光表示,在“严控增量、优化存量和提高质量”的基础上,积极收购存量房产,改善区域市场供求关系,同时引入长租公寓、养老公寓和康养公寓等新业态,使其发挥出在消化存量房产方面的独特作用。
聚焦房地产“新质生产力”,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广东省创新战略研究会会长陈广汉建议,南沙可以通过“绿色建筑与智能建造、产城融合与职住平衡、现代服务业赋能、政策创新与土地集约利用”等多个维度,以新质生产力打造房地产发展新优势。
多部门齐心共建,南沙“湾区密码”放异彩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枢纽,南沙近年来在城市建设、政务服务、产业招商、教育医疗等领域成果斐然,积蓄成势。活动期间,南沙多个核心部门负责人相继解析南沙的“湾区密码”。
南沙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人表示,南沙正在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出更多高品质住宅建设项目试点,推动南沙房地产平稳发展。近一年以来,南沙区商品房销售呈现止跌企稳、稳步增长态势,去年全年新建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13.9%,今年“五一”黄金周全区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同比增长49%。作为广东唯一未来城市综合实证试点,南沙区正在围绕“绿色、韧性、智慧、创新、宜居、人文”六大目标,全力打造未来城市综合样本。目前,正全力推进“2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20公里美丽海岸线”建设工作,构建15分钟生活圈。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沙区分局负责人表示,南沙将进一步推动南沙规划优化实施,深化粤港澳地区优势互补,通过国土空间规划创新,在“黄金内湾”建设中实现粤港澳空间协同和规则衔接。
南沙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南沙以数据赋能企业服务,打造了企业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整合企业咨询、办事指引、政策服务、诉求响应等多元化功能,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数字化服务支撑。
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一季度南沙聚焦重点战略性产业,全面铺开招商,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3%,增速排名全市第三。同时,推动TCL、领为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招引华望汽车技术等新企业落户,加速产业集聚。
南沙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南沙不断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先后引进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市教研院、广州市第二中学、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广州外国语学校等9个省市属教育品牌,共开办17所合作办学学校及幼儿园。同时,大力支持广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学校、广州市优联外籍人员子女等国际学校办学,为港澳、国际人才子女提供优质教育服务,让人才在南沙安心省心放心发展。
南沙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南沙区医疗卫生发展注重均衡布局、提质增效,持续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和资源供给优化。近年来,南沙规划布局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南沙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南沙院区等多家三甲医院和2个国家医学中心,为粤港澳大湾区居民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医疗服务。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邱永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