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朝中社报道,5月15日,朝鲜人民军近卫第1空军师所属飞行联队进行了防空战斗及空袭训练,报道图片中赫然出现了两种全新的中距空空导弹,继此前的预警机和大型无人机后,朝鲜空军的现代化似乎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那我们今天就来分析一下朝鲜自研的这两款新型导弹。
发射新型空空导弹的朝鲜米格-29战斗机
第一种新型空空导弹没有地面静态展示画面,仅有米格-29战斗机的发射画面,不过拍摄清晰。
根据朝鲜官方公布的画面显示,其弹体整体布局应该和美制AIM-7麻雀中距空空导弹和我国的PL-11中距空空导弹一致,都是弹体中部和弹体尾部分别布置一组四个三角形翼面,正视呈十字形,弹体中部翼面翼展大于尾部弹翼翼展。
第一种新型空空导弹
不过由于看不清弹翼偏转情况,暂时还不知道这型弹采用的是尾翼可动的正常布局,还是AIM-7那种弹体中部弹翼可动、尾部弹翼不动的旋转翼布局。
个人猜测后者可能性较大,因为俄制R-27空空导弹也是旋转翼布局,在气动设计上可以有借鉴之处。
第一种新型空空导弹与AIM-7(上)、PL-11(中)外形对比
值得一提的,AIM-7和PL-11都是半主动雷达空空导弹,也就是发射出去后,载机需要持续照射目标为导弹提供火控信息。
由于缺乏更多细节,所以我们暂时不讨论朝鲜这款导弹的制导方式问题,先看第二款新型空空导弹。
第二款新型空空导弹采用的则是非常类似PL-12的三角形中部弹翼加上五边形尾部弹翼的构型,而且中部弹翼和尾部弹翼翼展相近。
根据人体比例测算,该弹的弹体直径很可能也和PL-12接近,大约为203毫米。
第二种新型空空导弹高清大图
第二种空空导弹细节分析
不过,如果看细节,该型弹还是和PL-12有很大不同。
首先,如上图所示,红圈内显示该弹使用的是似乎是激光近炸引信,而PL-12则是无线电近炸引信;
其次,绿圈内显示该弹尾翼形状更接近苏联R23/24空空导弹的后缘前掠,而不是PL-12的后缘后掠。
虽然都是五边形弹翼,但这种设计能不能起到下图中PL-12五缘舵增加机动性的效果,那就不得而知了。
PL-12的尾部舵面设计明显更加精细
我们不妨猜测,这两种空空导弹实际上也是走了一遍我们从PL-11到PL-12、从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到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的发展道路。
朝鲜本身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尚可,主动雷达空空导弹引导头则可以通过进口解决——2004年俄军出口目录上就有9B-1103M和RVVAE两个系列的空空导弹引导头可供客户选择,朝鲜完全可以引进消化吸收。
俄罗斯出口的空空导弹引导头
但最核心的问题反而出在载机身上,无论是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还是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实际上都很依赖于战斗机搭载的火控雷达性能。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如果你的火控雷达探测距离不足、都看不到敌人,那你怎么把手里的导弹打出去?
朝鲜目前装备的米格-29应该以米格-29A(9-12A)和米格-29S(9-12/3S)为主,这两个型号的米格机,技术冻结已经将近四十年,其使用的雷达应该不是后来的“甲虫”系列,而是最原始状态的N019,对典型战斗机目标的最大迎头探测距离仅70千米、尾追探测距离更是低至40千米。
俄罗斯官方研究机构给出的N019雷达性能,红框内即为其探测距离
大家还可以看到,这款N019雷达和N001雷达是并排放置的,也就是说它的技术其实和目前我们装备的最老的那些苏-27SK几乎一致,在现代空战中面对复杂电磁环境究竟能够起到多大作用,属实是一个未知数。
朝鲜的米格-29战斗机,此前有传言称俄罗斯会给一批新机,但目前还没有到位迹象
不过有一点不得不说,短短几个月内,预警机、盾舰、新型空空导弹轮番亮相,着实是让人不由得想要重新评估朝鲜的军工能力。
我们可以拭目以待,看看未来几年它还会不会给我们制造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