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1975年4月,蒋介石在临死前还依然幻想着国民党可以“光复大陆”,在给蒋家后人的遗嘱中明确提到,等将来中国统一以后能够将自己安葬在南京中山陵旁边。
所以在蒋介石死后并没有正式下葬,而是采用“暂厝”的方式,寄放在台湾桃园的慈湖陵寝。
无独有偶,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同样希望统一后可以葬在大陆老家。
可是身为蒋家第三代的蒋孝勇,却违反了父亲和爷爷的遗嘱,在1996年中国还没有统一的时候,就想急匆匆地将他们的移回大陆安葬,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蒋经国的小心思
和父亲蒋介石不同,蒋经国掌权的时候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按照当时国民党的实力,想要实现所谓的“光复大陆”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1949年之前,国军在内战中还可以作出像样的抵抗,可是到了七十年代之后,国军战斗力和战斗意志都下滑明显。
相比之下,解放军的实力越来越强,装备越来越好,要不是美国的保护,国民党根本就撑不到现在。
蒋经国当然什么都明白,可是口号还是得喊的,否则怎么凝聚人心呢?
只不过“武力反攻大陆”这种大话他是说不出口的,只能提出“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策略。
不过难能可贵的是,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之下,两岸始终保持着一个共识——那就是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也没有主权问题,大家讨论的是制度问题。
对于制度问题,我党高层并没有把路走死,只要承认大家同属一个中国的原则,剩下的都可以谈。
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方案其实就是在对国民党表达出善意,希望台湾可以重新回归祖国的怀抱。
可没想到蒋经国却并不买邓公的账,他始终认为共产党示好的背后是“另有所图”,所以依旧没有和大陆达成任何进一步的共识,秉持的还是“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原则。
为了软化蒋经国的态度,1982年7月,人民日报刊登了廖承志写给蒋经国的公开信。在信中廖承志从大局出发,早日解决台湾问题是两岸人民共同的愿景。
随后又讲到国共之前的两次合作,都对国家和民族作出了巨大贡献,两党的利益都应该让步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
最后从“孝道”出发,蒋介石生前的遗嘱就是落叶归根,以至于如今还未下葬,等待两岸统一之时,自然可以将父亲安葬,尽孝道。
整篇文章有理有据,从公私两方面规劝蒋经国支持祖国统一。
失势之后,蒋家匆忙考虑移灵
1987年,或许是因为健康恶化,蒋经国终于放开了同大陆接触的口子,派出密使沈诚同我党洽谈。
在这个期间,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曾经致函蒋经国,表明了态度:“先谈合作,后谈统一”、“两党对等、中央层次”。
蒋经国对这种处理方式很满意,并且表示将会派代表到北京谈判。
然而,正当两岸往来升温,祖国统一希望在即的时候,蒋经国却在1988年1月病逝。
而他立下的遗嘱有一条和蒋介石一样,那就是等祖国统一之时,再将自己正式安葬在浙江老家。
之后上任的李登辉是当时国民党内的台独头子,李登辉自然是不希望两岸统一的。
就连之前蒋经国派出的密使沈诚都遭到逮捕,两党谈判也被迫彻底中断,双方为统一作出的努力也付诸东流。
客观地说,蒋家虽然反动,但是一直以来都反对台独,蒋家两父子执政期间无论对于“台独”还是“独台”势力都进行了严厉镇压。
随着蒋经国逝世,蒋家彻底被挤出了权力的中心,台独分子对于蒋家之前的打压记恨在心,通过“拆除违建”为由先后拆除了蒋介石铜像、蒋纬国私宅。
结语
权力场的失势,加上台独分子的步步紧逼,让身为蒋家第三代的蒋孝勇不得不考虑提前将父祖的灵柩送回大陆安葬。
在1996年和国民党提交了移灵方案之后,蒋孝勇公开表示:“两蒋一定要葬在大陆,绝不能让台湾人(这里的台湾人指台独分子)鞭尸。”
可惜的是,蒋家后人的移灵努力最终还是没有成功,蒋孝勇1996年12月因为食道癌去世,年仅48岁。在离世之前,他扯着微弱的嗓音和妻儿叮嘱道:“蒋家人是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