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消息,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14日表示,美国及其霸权政策是伊朗经济困境的根源。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报道,阿拉格齐当天在首都德黑兰举行的政府会议间隙回答记者提问说,过去40多年,正是美国通过制裁、施压、军事与非军事威胁阻碍了伊朗的发展。特朗普13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出席活动时再次表示有意与伊朗就限制其核计划“达成协议”,但同时威胁称“如果伊朗领导层拒绝……我们将只能极限施压,让伊朗的石油出口变成零”。
石油管道(资料图)
“所有购买伊朗石油或石化产品的国家或个人,将立即受到‘二级制裁’。他们将不得以任何途径、方式或形式与美国做生意!”美国总统特朗普又在他的社交媒体上发脾气了,不过这次盯上的是伊朗的石油,他发的这句话的意思也是显而易见:谁敢买伊朗石油,就会被美国制裁!
特朗普日前发布的制裁,标志着特朗普对伊朗"极限施压"战略进入新阶段,这不仅直接冲击伊朗经济命脉,也将深刻影响全球能源贸易格局,特别是中国作为伊朗石油最大买家的能源安全战略。
特朗普对伊朗的最新制裁威胁并非孤立行动,而是其重返"极限施压"战略的逻辑延伸。自2025年初上任以来,特朗普已多次强化对伊朗的经济围堵。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全球能源市场动荡的背景下,特朗普此举既是对伊朗核问题谈判施压的手段,也暗含遏制中国能源多元化的战略意图,更反映了美国试图重塑全球能源秩序的单边主义倾向。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在北京同伊朗外长阿拉格齐举行会谈。我外长表示,当今世界乱象频生。美国滥施关税尽失人心,自我孤立于国际社会。国际社会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团结一致坚持多边主义,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方愿同伊方一道,共同落实好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不断巩固各领域友好合作,深化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协调配合,共同推动上海合作组织、金砖机制等发挥更大作用,为维护两国共同利益、促进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作出更多努力。
海上货轮(资料图)
近年来,全球能源供应链呈现多元化趋势,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等受美国制裁的国家,通过与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建立稳定的贸易关系,成功绕开美元体系。即使美国施压,伊朗仍能通过人民币结算、易货贸易等方式维持出口。2024年数据显示,中国从伊朗进口的石油量同比增长48%,达到每日74.9万桶,占伊朗出口总量的90%。这表明,美国的制裁并未真正切断伊朗的石油收入,只是改变了贸易流向。
特朗普出手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想“一石二鸟”。一方面,最近美国在胡塞面前栽了不小的跟头,只能草草宣布暂停报复行动,在伊朗面前也有点抬不起头来。所以,为了在后续的伊核谈判中制造筹码、找回场子,他决定进一步收紧对伊朗的石油出口限制。中伊之间的正常能源合作,符合两国共同利益,轮不到美方指指点点,反倒是美国动不动就对他国长臂管辖,干扰其他国家之间的正常合作,这才是真正的不符合国际规则,注定难以为继。
港口码头(资料图)
石油交易商正在继续加大对布伦特原油在未来几个月内可能涨至每桶95美元的多头期权押注。瑞穗证券美国能源期货部门主管雅格表示,“投机者希望在账面上有看涨期权,以防关税进一步下调或欧佩克+推迟增产。此外,与伊朗的谈判也有可能无果而终,特朗普可能允许以色列攻击伊朗。所有这些可能性都不大,但都有可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