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众多专业中,究竟什么样的专业才是好专业?我一直坚持“就业为王”的观点。目前,中国大学生的对口就业率约为20%左右。所谓对口就业,指的是学什么专业,将来就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
也就是说,如今远不到30%的毕业生能够实现对口就业 。试想,如果学了某个专业,却不从事相关行业,那学习这个专业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所以,一个好专业应该能让学生实现对口就业,并且该行业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具备良好的晋升空间和优厚的待遇、收入。
那么,如何确定哪些专业是好专业呢?我认为需要分为文科和理科来探讨。由于理科生在中国学生总数中占比约70%(文科生占比约30%),我们不妨先从理科专业说起。这里所说的理科,是指选择“物理+化学”组合的学科方向。
对于理科生而言,最好的选择集中在“理、工、农、医”这四大自然科学学科专业领域。在这四大方向中,医学类专业的对口就业率是最高的。不过,这里的医学特指临床医学类和口腔医学类。医学包含十几个专业方向,像预防医学、基础医学、法医学等专业,从就业角度来看,并不属于“好专业”范畴。
我们可以观察身边的同事、朋友,会发现各个专业都存在不对口就业的情况,比如学机械的、学管理的、学药学的,但很少看到学临床医学的人不对口就业。因此,对于理科生来说,医学类专业不仅对口就业率高,就业稳定性也很强。
除了医学类,“工科为王”也是重要的选专业思路。可能有家长会质疑这一观点,但事实上,国家在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上,都在大力支持工科类专业的发展。
以高校办学经费为例,作为中国工科第一强校的清华大学,一年办学经费高达383亿元,且每年还在递增,平均每天的经费支出超过1亿元;哈尔滨工业大学地处黑龙江,即便当地经济条件有限,其一年办学经费也达到195亿元,主要由工信部拨款支持;西安交通大学办学经费170多亿元,东南大学160多亿元,后者的经费甚至超过了江苏省顶尖学府南京大学。这足以证明,国家正在通过真金白银推动工学类专业的发展。
当然,家长们可能会疑惑,工学类专业方向众多,该如何选择呢?我一般将值得推荐的工学类专业分为三个梯队:
• 第一梯队: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电气类。这三类专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很难出现衰落的情况。具体选择哪个专业,可以根据孩子未来的就业意向,以及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的优势来决定,这三个专业排名不分先后。
• 第二梯队:自动化类和航空航天类。自动化类专业其实也具备进入第一梯队的实力,但由于其学习内容较为繁杂,涵盖计算机编程、电子信息通信以及机械类等多方面知识,所以将其放在第二梯队。
航空航天类专业放在第二梯队,是因为过去我国航空航天类专业主要服务于国家安全战略,侧重于飞行器设计研发等军工领域。而近年来,随着民用航空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低空经济”概念的提出(涉及智能无人机配送、载人运输等),该行业人才缺口逐渐增大,发展前景广阔 。
• 第三梯队:机械类、材料类、仪器仪表类、能源动力类。其中,机械类专业可能存在争议。常听到“生化环材四大天坑,机械土木两大护法”的说法,似乎机械类专业与“天坑专业”并列。但机械类和土木类专业衰落的原因截然不同:土木类专业的衰落,是因为整个行业规模大幅缩减。15 - 20年前,中国处于大基建时代,无论是国家层面的公路、铁路、桥梁建设,还是城市房地产开发,都对土木类专业人才有大量需求;而如今,受土地等不可再生资源限制,该行业难以再次崛起。机械类专业的衰落则主要受国际贸易关系影响。
过去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多以代加工为主,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但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推进,中国正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以中美贸易战为例,2018年科技日报统计中国有35项核心技术依赖进口,到2024年,已有5项技术实现世界领先,23项可实现国产替代,仅剩光刻机技术仍需突破(且光刻机技术需多国核心技术整合)。机械类专业作为制造业的基础,未来必然会随着制造业升级而崛起 。
材料类专业值得推荐,是因为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新材料。例如新能源汽车所需的电池材料,芯片制造所需的半导体材料等,都凸显了材料类专业的重要性。
此外,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工学类专业中也存在一些“坑”。与大基建及其周边相关的工学类专业,如建筑学、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环境科学工程、给排水等,由于行业整体衰落,不建议选择。
在理学类专业中,对于普通家庭而言,数学、物理学、统计学能为孩子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数学是所有应用学科的基础,无论是进入金融领域,还是从事人工智能、芯片研发等工作,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物理学是工学的基础,几乎所有工科的就业方向,物理学专业毕业生都能够涉足;随着人工智能发展、金融强国战略推进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统计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是实现人工智能、金融发展和大数据分析的基础。
至于农学类专业,我一般不建议选择。网上有人说农学专业竞争小、好就业,但对于普通家庭而言,不能以“卷不卷”作为专业选择的判断依据。如果面临“好就业但竞争激烈、学习压力大”和“不好就业但竞争小、学习轻松”两类专业,普通家庭应优先选择前者。以兽医学和动物医学专业为例,很多人认为宠物经济崛起,这些专业就业前景好。
然而,兽医学和动物医学主要就业方向是畜牧站、养殖场,与猪、牛、马、羊等打交道。虽然中国宠物数量上亿,但宠物经济主要集中在宠物饲料和宠物美容领域,宠物饲料属于食品科学工程专业范畴,宠物美容并不依赖兽医学知识,因此农学类专业对于普通家庭并非理想选择。
接下来谈谈文科生的专业选择。对于文科生来说,“经管法加师范”是较为不错的方向:
• 经管类:经管类专业是文理兼招专业中最好的类别之一,且“经管不分家”。例如学经济学可以考会计证(会计学属于管理学科),学会计学也能考经济类资格证书。经济类中的金融学和管理类中的会计学是其中的佼佼者。建议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选择金融学,普通家庭选择会计学(包括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等财会类专业)。财会类专业的就业面广,既可以报考公务员(公务员招考中,经管类专业岗位较多),也能进入各类企业(如国家电网、各大央企、国企、私企等都需要会计岗位) 。
• 法学类:如果孩子分数较高,能够进入不错的法学院,选择法学类专业是可行的。法学类专业是文理兼招专业中,唯一一个能建立起专业壁垒的学科。只有学习法学专业,才有资格考取法律职业资格证,从事律师等法律相关工作。同时,法学类专业也是考公务员的热门专业,基层司法所等单位在公务员招聘时,会大量招收法学专业人才。
• 师范类: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如果孩子能考上省属师范大学以上的师范类专业,是相当值得选择的。虽然受人口出生数量下降影响,师范类专业就业竞争加剧,但竞争最激烈的主要是地市级二本师范学院。省属师范大学以上的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仍有一定保障。此外,像历史学、汉语言文学、英语等专业,通常可以归到师范类方向考虑。例如学历史学可以从事历史教师工作;学汉语言文学(师范方向),既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也能通过事业编统考成为语文老师。
总之,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在为孩子选择专业时,可以参考上述思路,综合考虑就业前景、行业发展趋势等因素,做出合适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