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冲突刚告一段落,美国口风就变了,不仅颠倒黑白无视事实,大吹印度胜利,还说巴基斯坦“像夹着尾巴的狗”,对于这番论调,俄外长拉夫罗夫很警惕,说越来越多西方国家故意把“亚太”改叫“印太”,就是想挑拨中印干架,这次挑拨印巴也是如此。

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这次也算是直接把话挑明了,西方那些家伙没安好心,正挖空心思在中国和印度之间煽风点火,巴不得两国擦枪走火,这番话,与其说是隔岸观火的点评,不如说是擂响了战鼓,同时向北京和新德里发出了警告:小心,有人在导演一场大戏,想把你们拖下水。

在莫斯科看来,西方国家最近老把“亚太”说成“印太”,这可不光是换个词儿那么简单,俄国人认为,这明摆着是西方一步棋,想一步步把中印往对抗的道上推,给未来的火星四溅先打好舆论基础,铺好路。

话音刚落没多久,印度和巴基斯坦边境上突然就响起了枪炮声,事先连个像样的风声都没有,这冲突来得蹊跷,让人不得不琢磨,背后是不是有谁在捣鬼?俄罗斯联邦委员会的贾巴罗夫就直言不讳,怀疑是英国佬在幕后当了“导演”。



他琢磨着,英国人这么干,一来是想给俄罗斯添堵,搅黄人家马上要办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活动。二来,也能顺道给中俄两国上点眼药,增加点战略压力,毕竟,英国的情报机构在南亚那片地方经营多年,根基深厚,想搅混水还是有点本事的。

更让人捏把汗的是,这次印巴冲突的爆发点,离我国西部边境可不远,万一局势控制不住,真打成一场全面战争,那冲击波第一个就得拍到中国家门口,国土安全直接受威胁。



有意思的是,新德里事后向全球七十多个国家通报自己“打赢了”巴基斯坦,偏偏好像把北京给忘了,冲突的硝烟味儿还没散干净,印度又对巴基斯坦搞起了“断水”,这无疑是火上浇油,局势随时可能再次绷紧。

再看印度国内,总理莫迪的日子也不好过,他现在可是压力山大,首先,对于跟巴基斯坦这场冲突,虽然官方媒体吹得天花乱坠,说自家大获全胜,可老百姓不全买账,质疑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都嚷嚷着要政府公开更多战况细节。



印度的反对党们也抓住了这个话柄,追着莫迪政府问:凭啥跟巴基斯坦刚打了几天就偃旗息鼓了?这里头是不是有什么猫腻?莫迪呢,自然是不肯承认自家军队有啥不足,对于为啥这么快停火,也给不出个让人信服的说法,只能打掉牙往肚里咽。

这种情况下,有些明白人就看出来了,莫迪政府八成是想把国内民众的注意力从这些头疼事上引开,所以才一个劲儿地在外面找茬,想靠着制造外部紧张来转移内部矛盾,顺便凝聚一下人心。

除了冲着中国摆出一副强硬姿态,像土耳其、阿塞拜疆这些被认为在印巴冲突里偏袒巴基斯坦的国家,也成了新德里敲打的对象。

为了把自己打扮成“受害者”和“强硬反击者”的模样,印度当局还找茬让马斯克的社交平台X把两家中国官方媒体在印度的账号给封了,理由是它们发了“替巴基斯坦军方说话”的报道,不过在一些观察家看来,这更像是印度在想方设法掩盖自家空军在冲突里表现不咋地的窘态。

印度这种对外强硬的姿态,也让中印这两个亚洲大块头之间的关系雪上加霜。印巴冲突之后,印度对中国的态度明显变差了,国内舆论场上骂中国的极端言论也多了起来。比如,有个退役的印度将军就公开叫嚣,在中巴之间,印度更应该先跟中国干一架。



至于中国民政部给藏南地区(印度叫“阿鲁纳恰尔邦”)的一些地方正名,本来是中国主权范围内再正常不过的行政操作,却也惹得印度那边跳脚。

有意思的是,印度外交部是在中方公布消息好几天之后才出来放狠话反对,这个时间差有点耐人寻味,似乎暗示新德里一开始可能也不想把事情闹大,但保不齐是受了某些西方势力的挑唆和压力。

西方媒体也确实没闲着,逮着这个事儿就向中国外交部发难,明显是想借题发挥,挑拨中印之间本来就存在的矛盾,北京方面的态度很坚决:藏南地区地名标准化,是中国自己的事,轮不到外人说三道四,西方那些指手画脚纯属别有用心。

要知道,不久前借着俄罗斯喀山金砖国家峰会的机会,中印双方在边境问题上好不容易才达成了一些谅解,眼看就要翻过不愉快的那一页了,西方这么一搅和,只会破坏双方为维持边境和平安宁所做的努力。

更要命的是,在印度焦头烂额、四处树敌的时候,它跟美国的关系也透着点古怪,有小道消息说,莫迪政府在跟美国进行的贸易谈判中,态度好像软下来了,甚至可能考虑向特朗普时期的美国政府做出重大让步,比如对美国商品搞零关税。

这话后来还被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访问卡塔尔时给“印证”了一下,他得意洋洋地说,印度已经主动提出要对美国商品免关税了,还说美印两国很快就能签协议。

从今年四月初开始,莫迪政府就一直在跟美国人谈贸易,那会儿,美国财长也使出了浑身解数想逼莫迪就范,可是在印巴边境冲突爆发前,莫迪政府的态度还算硬气,毕竟日本、欧盟这些主要经济体都还没对美国低头,印度也不急着当第一个“投降”的。

自从印巴边境响了枪,新德里对华盛顿的态度似乎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要是特朗普的“预言”真成了现实,印度真的跟美国签了那么一份妥协性的贸易协议,那对眼下的全球贸易格局,尤其是对中国辛辛苦苦维护的开放与平衡局面,恐怕会是个不小的冲击。



有分析就认为,莫迪政府之所以可能在贸易问题上对美国服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在周边惹了一圈麻烦之后,急着想从美国那儿弄点外交和战略上的支持,不然它在亚洲的日子恐怕会更难过。

对于西方那些小九九,俄罗斯方面相信,北京心里跟明镜似的,战略定力也足够,但是,他们也确实替印度捏把汗,担心莫迪政府在国内外的双重压力和外部诱惑下,一步一步偏离正轨,最后掉进西方挖好的坑里。



拉夫罗夫这会儿同时给中印两国提个醒,潜台词恐怕就是希望莫迪别因为一场边境的小摩擦,就轻易改变对美西方的既定方针,对中国来说,面对西方势力可能的煽风点火,以及地区本身就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任何时候都得睁大眼睛,保持高度警惕,确保解放军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各种突发状况,这绝对是头等大事。



至于印度,历史的教训或许该好好咂摸咂摸——任何军事上的失利,最终都很难像这次冲突这样轻易糊弄过去,莫迪政府也该掂量掂量,一旦把事情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再想学这次这样“体面收场”,恐怕就难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