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继军
黄山聪明能干,是块干大事的材料,在同事眼里,是个可造之材。不出所料,没有几年功夫,黄山就坐上了科长的位子。但是,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黄山最大的短板就是那张破嘴。
“听说没有?我们新来的局长上面有人。”在方便的时候,黄山对同事说。这件事情,没有几天,经过同事的嘴,很快传到了董局长的耳朵里,而且还变了味道,说是董局长有亲戚在省里当领导。局长心里犯起了嘀咕,这是啥意思,言外之意,是说我局长没有能力,是靠关系当上的。黄山每次见到董局长,尽管唯唯诺诺,局长长局长短的,生怕待慢了局长。但是,局长心里已经给黄山记上了一笔。
从此,董局长多了个心眼。听说市里最大的一家企业是黄山通过关系招商引来的,就能力来说,黄山确实是一把干事的好手。但是,在能力和听话面前,董局长还是选择了后者。
堇局长通过努力,把黄山输送到了市招商局,而且还是进了一步,当了副局长。黄山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这个副局长是因祸得福换来的。临行送别时,董局长握住黄山的手说:“小黄啊!你能力是有的,到那里可以大展拳脚。但是,今后还要管住嘴,有些工作做得再好,管不住嘴,一样会前功尽弃。”黄山看着董局长,听得有些云里雾里。
黄山到了市招商局,意气风发,立志要干出一番事业。渐渐地,那些觥筹交错的酒局成了工作常态。开始,还会极力推脱,但是,架不住“工作需要”的劝说,时间长了,饭局成为常态,他也渐渐放松了警惕。
开始只是普通的商务宴请,后来规格越来越高,酒水越来越贵。一次接待外地客商,餐桌上摆着价值数万的陈年茅台,黄山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不安,但是,看到客商高兴地频频举杯,招商的希望就在眼前,也只好硬着头皮附和。
酒局像温水煮青蛙,慢慢侵蚀着黄山的底线。渐渐地,他不再纠结开支是否合规合理,开始安排更加豪华的宴请。在推杯换盏间,他以为找到了开启招商引资大门的钥匙。
一天,上级纪委暗访组突然出现在一家高档酒店,黄山正在宴请外地客人,酒卓上摆满了山珍海味,茅台酒香弥漫着整个包间。看到纪委工作人员掏出工作证,黄山的酒一下子醒了大半。
面对调查,黄山后悔不己。看似风光的酒局,既挥霍了公款,又毁掉了自己的人生。想起老婆失望的眼神,想起女儿纯真的笑脸,泪水禁不住夺框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