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3艘航母福建舰下水快3年了,为什么迟迟不见第4艘航母?2024年3月5日,针对外界对中国第4艘航母遇到技术瓶颈的猜测,海军政委袁华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建造航母技术没有瓶颈。
结合这个说法,再参照前3艘的惯例,那就表示第4艘航母在技术和性能上会有更大的突破。要了解第4艘的进步空间,需要对我国航母技术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因此有必要对已有的3艘航母做一下介绍。
一 辽宁舰和山东舰
辽宁舰的前身是苏联海军的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母二号舰“瓦良格号”,是苏联第3代航母,于1980年代在乌克兰造船厂建造,但完成进度还不到7成苏联就解体了。限于资金问题,乌克兰决定出售这个“半成品”并在1999年跟我国达成交易,当时航母上关键性的设备基本都拆除了。辽宁舰于2005年开建造,在2012年开始服役。
辽宁舰全长为306.4米,宽74.4米,最大排水量是6.09万吨,动力系统包括4台37兆瓦的TB-12蒸汽轮机,最大航速不低于28节,最大航程13000公里。搭载武器有:3套红旗-10舰对空导弹系统、3座1130近防炮、2座12联装反潜火箭发射装置、6套24管干扰弹发射器;此外还搭载34架战机:24架歼-15舰载战斗机、4架直-18J预警直升机、4架直-18F反潜直升机、2架直-9C搜救直升机。舰载机采用滑跃起飞。总体看,我国辽宁舰的最高航速略低于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母,但综合战斗力更优。
山东舰是基于辽宁舰建造和使用的经验,对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母的进行良与再设计而成,于2013年开建,在2019年开始服役。它也是我国第一艘自主设计、建造与配套的常规动力航母。
山东舰全长305米,宽75米,最大排水量为7万吨,最高航速为31节,最大航程是15000公里。设计改进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采用更高的双层舰桥,司令舰桥与航海舰桥分离,相比于辽宁舰的单层舰桥,作战分工更明确,系统指挥效率更高,同时高舰桥使得相控阵雷达拥有更广阔的探测距离,掌握的信息更全面。
二是扩展了甲板面积,舰载机起降、出动效率更高。三是机库空间更大,可以搭载更多的舰载机。
山东舰最多可搭载52架舰载机:36架歼-15舰载战斗机、6架直-18J预警直升机、8架直-18F反潜直升机、2架直-9搜救直升机。虽然舰载机依然采用滑跃起飞,但同等时间放飞的舰载机数量更多,因而战斗力更强。更关键的是,山东舰配备了更先进的国产信息化作战系统,无论是综合作战能力还是保障能力都强于辽宁舰,是名副其实的大型战斗军舰。
2024年10月,辽宁舰和山东舰两个航空母舰编队,首次实施了双航空母舰编队联合演练。可不要小看双航母编队联演,它的作战效果要优于两个单航母编队作战,比如编队可以根据作战需要统筹两艘航空母舰的舰载机资源,进行灵活配对组合,可以提升战机群的起飞降落的效率和安全性,提升打击效率;航母之间的资源共享,可以缩短应对突发情况的反应时间。
二 福建舰
辽宁舰和山东舰都是在大连造船厂建造的,而福建舰是在江南造船厂建造的。该舰于2022年下水,预计在2025年底服役。它是在辽宁舰和山东舰基础上,汇集国产航母技术最前沿成果。福建舰全长320米,宽80米,最大排水量超8万吨,最高航速35节,最大航程在18000公里以上。
从数据指标看,福建舰有5个亮点。一是大吨位。一般根据排水量,航母分为大中小3个梯队:排水量6万吨以上的是大型航母,排水量在3—6万吨的是中型航母,排水量在3万吨以下的是小型航母。目前,最大的航母是美国福特级航母,最大排水量是11.6万吨;其次是尼米兹级航母,最大排水量是10万吨。这两艘都是核动力航母。
福建舰跟美军最大常规动力航母小鹰级航母相当,也是亚洲最大的航母。大吨位意味着舰体空间大,飞行甲板面积大,舰载机的载机量、出动效率、自持能力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说,在这方面福建舰碾压美国之外的所有国家的航母。
二是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相比于辽宁舰和山东舰的滑跃式甲板,平直通长飞行甲板有更多的空间停放舰载机,尤其是可以使用固定翼预警机,因为滑跃式甲板无法携带固定翼舰载预警机等“大块头”的特种飞机。
三是动力系统。山东舰配备的蒸汽动力装置,是第一款国产航母动力系统,而福建舰的“大心脏”则是更先进的版本,代表我国蒸汽动力装置技术日臻成熟。
四是搭载武器,数量更多,种类更多。福建舰最多可搭载80架舰载机,比如战斗机、攻击机、预警机、隐身无人攻击机、无人加油机、舰载反潜直升机等。
五是舰载机起降,采用电磁弹射器和电磁拦阻装置。实际上,福建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配合弹射阻拦系统,通俗讲就是配合弹射起飞的。弹射起飞可以克服滑跃起飞的起飞重量小导致滞空时间短、不能部署固定翼舰载预警机等缺点。所以,各国航母都追求掌握弹射起飞技术。
目前弹射起飞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蒸汽弹射,另一种是电磁弹射。蒸汽弹射,顾名思义使用蒸汽推力,需要用淡水制造蒸汽,而这个制作过程既繁琐又不经济,而且蒸汽弹射弹射力度太大无法弹射无人机。
相比之下,电磁弹射容积小、要求低、效率高、重量轻、运行和维护费用低,而且载人战机与无人机都可弹射,性能更优。当然电磁弹射的技术难度也更大,目前只有美国福特级航母采用电磁弹射阻拦系统,但仍有关键的技术问题没有克服,所以一直没有形成战斗力。而福建舰克服了关键技术难题,可以说是技术最先进。
那么,我国第4艘航母会有哪些技术突破以至于到现在还没露面?
三 第4艘航母的技术突破猜想
关于第4艘航母,讨论最多的就是核动力。应该说,第4艘航母确实很有可能就是我国首艘核动力航母。原因当然不仅是美国现役都是核动力航母,更关键在于核动力航母的优点。众所周知,航母是在海上作战的,其中航速和海上停留时长都会影响航母作战力进而影响整场战斗,而这些因素是由航母燃料决定的。
在战争期间,常规动力航母就需要解决中途加油问题。二战期间,美国海军也有常规动力航母服役。打中途岛海战前,美军就有蓄势待发的航母中途需要回去加油的尴尬。另外,航母需要的燃料几百吨的应付不来的,要是再加上搭载舰载机也需要航空燃料,可是以万吨为单位计算的。这种情况下,航母在海上加油耗时长不说,一旦起火,船上那上万吨的燃料可是非常危险的!相比之下,核动力航母就不需要考虑船本身的燃料问题,只要保证舰载机燃料和弹药充足就可以继续作战。
不过,造核动力航母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个是经费,一个是技术。海军袁华智政委说不存在技术瓶颈,也就是说我国建核动力航母不存在“能不能”的问题,那就是考虑经费的问题,也就是“好不好”的问题。
可不要觉得钱的问题是小事,实际上也是大事儿!众所周知,航母都是编队作战,航母是核动力,那其他军舰要不要也用核动力?如果用,是给“带刀护卫”巡洋舰和大型驱逐舰用上,还是所有军舰都用上?这里面就是一笔账要算。实际上美国海军就搞过编队全上核动力,造价和后期维护成本太大,再加上操作人数过于庞大,最后只能放弃。
如果单就核动力技术来说,我国可以采用CAP1400项目的成果,也可以考虑用钍基熔盐堆技术。如果考虑钍基熔盐堆技术还需等等,江南造船的KUN-24AP大型集装箱船首次采用这个技术,还在验证中,如果验证通过就可以使用。
如果暂时不考虑核动力,还是常规动力,第4艘航母也有技术突破的空间,比如基于福建舰的经验,弹射起飞点侵入斜角甲板可以放大一些;另外基于我国先进的舰船综合电力系统,可以考虑搭载电磁炮与激光武器,这些都是世界其他国家尚未掌握的先进技术。
总之,第4艘航母建造有很多方面需要考虑和取舍,我们就耐心等待吧!
参考文献
戴亚.引领国产航母潮流的“福建舰”[J].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配合人教社教材),2023,(05):21.
沈羡云.中国航母“福建舰”新科技[J].百科知识,2022,(25):4-7.
Lostabaddon .中国航母:从辽宁舰到福建舰[J].中学科技,2022,(14):10-15.
观察者网.一周军评:“四号大船”用上核动力?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3101341624761031&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