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空战刚打完,战果双方各执一词,输赢尚无盖棺定论,不过 从战损视频和多方报道看,印度大概率是输多赢少。而在舆论场上,印度网友已经先一步“破防”了。

面对中国网友的魔改神曲火爆全球,印度人憋不住了——翻出一张百年前锡克兵押送清朝人的老照片,配文五个字:他们似乎忘了,试图用“祖宗战绩”找回点面子。

可惜,他们忘得更彻底。那不是战功照,而是殖民地兵在帝国鞭子下给洋人站岗的打卡图;不是胜利的证据,而是被统治的记录;不是自豪的回忆,而是被人当枪使的屈辱现场。

输不起,也不要输得这么没文化。想赢,也不要赢得这么莫名其妙。


2025年5月,印巴空战爆发。

7日凌晨,印度空军以打击跨境恐怖主义为由,率先对巴基斯坦发动代号为“朱砂行动”(Operation Sindoor)的空袭,攻击包括巴控克什米尔在内的九处目标。巴方迅速反击,宣布启动“铜墙铁壁行动”,称击落印军六架战机、生擒飞行员、摧毁S-400防空系统,并通过网络战令印方70%电网瘫痪。印度方面则否认所有战果,称己方精准打击了恐怖分子据点,未遭重大损失。

巴基斯坦确认,此次空战中使用了中国制造的歼-10C战机,有效压制并击落多架印度战机,包括至少3架法制“阵风”战斗机。

战斗刚结束,网络上就流出多段疑似印军战机残骸的视频和飞行员跳伞画面,真假难辨,却已足够让印度网友“情绪着陆”。


路透社辟谣图

更让印度网友破防的,是战场之外的网络舆论战。中国网友将印度神曲《Tunak Tunak Tun》魔性改编,推出讽刺视频《刚买的飞机被打啦》。

视频中,博主们身穿印度传统服饰,踩着原版洗脑舞步,一边跳舞一边唱着“刚买就炸”的阵风战机调侃歌词,精准拿捏阵风刚起飞就被击落的“名场面”。该视频不仅在中文互联网上爆红,还被大量搬运至YouTube、X平台等海外社交媒体,引发一场“文化反讽式”的跨国舆论风暴。


巴基斯坦网友们忍不住“点赞转发”,更有博主拍摄了模仿版回应,用相同的节奏嘲讽印度战损,堪称一场空战之后的“社交媒体合围”。


当军事实力的对比被转化为全民段子,印度网友在这场信息战中彻底破了防。一位印度网友在X平台贴出一张黑白老照片:一名锡克兵押着几位留着清朝长辫的中国人,图下五字配文:“他们似乎忘了。”


他的用意很直接:用这张历史照片反击羞辱,试图告诉中国“你们当年也低过头”。

但问题在于,他挑的这张图,并不是胜利的证据,而是一张彻头彻尾的帝国雇佣兵工作照——真正“忘了”的,恐怕正是他自己。



这张照片的背景其实再清楚不过:拍摄于1900年前后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地点大概率在上海租界。照片中的所谓“士兵”,其实是英属印度殖民政府从旁遮普地区征召的锡克兵——雇佣兵,按命令执行押送、巡逻、维稳等任务。


虽然照片里只是押人巡逻的画面,但这些锡克兵的行经远不止如此。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大量英属印度兵被调往前线,攻打大沽口、进攻天津、围困北京,他们参与了实打实的殖民战争。

但那不是为了自己民族的胜利,而是为帝国出力的买办战争。他们流血、送命、执行屠杀命令,却始终被挡在帝国权力之外——打完仗,换不来荣耀;死了人,只剩一句“效忠良好”。

你翻出的照片,不是祖宗的荣光,而是祖宗被谁驱使、替谁开枪的见证。


更讽刺的是,你不但不以被殖民为耻,反而把这段历史用来“心理找补”,拿来“回击羞辱”。这奇怪的脑回路,不是打脸别人,而是把当年给谁卖命打工的事实贴在了自己额头上。

你说我们“忘了”?不。我们记得太清楚了。忘了的,是你们。

你们忘了那些被你拿来“炫耀”的锡克兵,过得有多苦。在英属印度军队体系里,他们被称作“忠诚的战士”,但实际待遇远低于英国本土士兵:

打的是最苦的仗,守的是最偏的岗;

没有晋升通道,也没有战利分红;

不能质疑命令,不能拒绝远征。

历史学者Gajendra Singh在《The Testimonies of Indian Soldiers and the Two World Wars: Between Self and Sepoy》中指出,英国殖民者刻意将锡克人包装为“忠诚勇敢、天生尚武”的理想士兵,目的是灌输荣誉感与忠诚幻觉,让他们更容易被调遣、更甘于牺牲。可在帝国体系内,他们始终是外围的螺丝钉——顺从度高、成本低、随时可替。


帝国战争打到哪儿,他们就被派到哪儿。死完一批,再换一批。

而今天,你拿出这段被利用、被压榨、被歧视的历史,不是反思,而是想用来羞辱别人。这不是胜利感,而是被殖民的惯性在发作;不是历史反击,而是精神错乱的自我赞美。


5月13日,印度执政党人民党宣布开展为期十天的“胜利宣传巡游”,覆盖全国各地。莫迪亲赴印巴边境的亚当布尔空军基地,盛赞印度“国产武器”在朱砂行动中的巨大威力。


战报未清、战损不明,庆典先行。印度政府用十天时间,把一场短暂的空袭包装成“国家胜利日”。至于是否真的赢了,那不重要,重要的是——全国相信你赢了。


现实里吃瘪,网上找补;战场失利,宣传部补位;历史翻图当盾,内宣造势当赢。


发图,是为了从旧时屈辱中捞出一点优越感;十天巡游,是为了让全国相信“我们真的赢了”。

这些行为不禁让我们想起了——阿 Q 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走后,他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 于是也心满意足地得胜走了。


你说我们“似乎忘了”。但我们从未忘记那段历史。

我们把它写进教材,刻进纪念碑,建进博物馆,用它来提醒自己曾经的苦难与今天的底线。我们从历史中走出来,把屈辱变成动力,把被侵略变成“不再被侵略”,把“曾被欺负”变成“不能再被欺负”。


忘了的不是我们,是你们——

你们忘了谁是主子,谁是雇佣兵;

你们忘了谁在下命令,谁在听命令;

你们忘了祖上在替谁站岗,也忘了今天该为谁争气。

你们活在那张照片里,活在祖上给别人站岗的幻觉里;

我们活在现实里,活在歼-10的战果里。

你们靠翻图维持情绪稳定;我们靠现实打破全球认知。

那张照片不是我们的提醒,而是你们的镜子。

你越想用它重塑自尊,它就越清晰地反射你们的失落。

多说一句:

微信更新了推送机制,很多小伙伴反馈说经常看不到我们的更新,这里建议大家将我们的公众号加一个星标,以免错过我们的推送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