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深度 有广度

就等你来关注


编辑:Yuki
ID:YukiYuki1108

由小米SU7 Ultra宣传问题引发的舆论风波,正席卷着雷军以及小米汽车,成为近期业界关注的焦点。自3月底小米SU7爆燃事故爆发以来,小米汽车便陷入舆论漩涡,而最近小米SU7 Ultra因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宣传问题再次引发争议,数百名车主要求无损退车,甚至有消费者认为其高价选装的碳纤维挖空机盖实际功能与宣传不符,质疑其存在虚假宣传。


在这一系列事件中,雷军的个人形象也受到冲击。他近日调整微博设置,仅允许关注100天以上的粉丝评论,这一举动被外界解读为“防水军”的策略。然而,此举引发了更大争议,部分网友认为此举是在限制舆论自由,甚至登上热搜。对此,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回应称,此举主要是为了防止恶意攻击和保护企业声誉。

事实上,小米汽车的困境并非偶然。作为一家跨界造车的新势力车企,小米汽车依靠流量和性价比策略迅速打开市场,但随着问题频发,其脆弱的品牌形象开始受到考验。

数据显示,小米汽车销量已连续三周环比下滑,尤其是小米SU7 Ultra的销量受到明显影响。此外,小米SU7爆燃事故后,其销量也经历了起伏波动,从高点逐渐下降。


雷军本人对此显然感到压力巨大。他在微博发文称,“过去一个多月是我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并表示将重回正常宣发节奏。然而,如何在舆论压力下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仍是小米汽车需要面对的重大挑战。毕竟,流量虽然可以快速制造爆款,但无法替代对产品质量和技术的敬畏。

小米汽车的困境也反映了互联网企业跨界造车的普遍问题。流量可以带来短期热度,但长期来看,品牌的生命力仍需依靠真实的产品价值和用户口碑来维系。对于雷军而言,如何平衡流量与产品质量的关系,将是未来小米汽车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有人说,"造神时代"最残酷的地方在于——今天把你捧上神坛的流量,明天就可能把你拽下来踩进泥里。而雷军,这位曾经被网友亲切称为"雷布斯"的科技大佬,如今正深刻体会着这句话的含义。

想想也挺戏剧性的。就在几个月前,全网还在为"年轻人的第一辆保时捷"疯狂刷屏,米粉们高喊着"为发烧而生"抢购SU7。谁能想到,转眼间评论区就变成了大型翻车现场?那些曾经喊着"雷总yyds"的ID,现在可能正在愤怒地敲着键盘要求退车。


不过话说回来,这出戏码我们其实并不陌生。还记得当年特斯拉的"刹车门"吗?马斯克也是从"硅谷钢铁侠"一夜变成"傲慢资本家"。但区别在于,马斯克似乎早就练就了一身"任你骂我自岿然不动"的本事,而我们的雷总显然还没适应这种"顶流待遇"。

有意思的是,就在舆论风暴最猛烈的时候,有人发现雷军的微博签名悄悄改成了"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这鸡汤味十足的签名,配上评论区里的腥风血雨,莫名有种黑色幽默的感觉。


说到底啊,造车这件事就像谈恋爱——热恋期的时候怎么看怎么顺眼,等过了蜜月期才发现对方原来也会打呼噜、乱扔袜子。现在就看咱们的雷总,能不能用真诚和行动重新赢得"丈母娘们"的欢心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