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下面的一款SU7 Ultra,最近沾上了舆论问题,起因是这款车的机盖上面有两个洞,但是不知道有什么具体作用,有人讲是美观,有人讲是空气动力学,最后一众人争执不下,结合前段时间大灯边缘部件突起的问题,就搞的雷军有点下不来台。

后面就出现了雷军微博设置改了,需要关注100天才能评论,对此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解释为主要是为了防止水军。

汽车的营销确实需要注意,我们以前也讲过华为的模式和小米的模式的区别,主要是公司负责人适不适合干宣传先锋的问题。

雷军的性格不是马斯克那样的,就是认为自己没问题,就是自信到极致,甚至会和黑粉激情对喷,搞不好还要网暴别人。

雷军遇到负面舆论,他真会在意,小米汽车上市确实引起了泼天流量,但是雷军本人的性格拿不住这种流量,网上对特斯拉的攻击从来没有停止过,甚至线下还有打砸特斯拉门店的,烧特斯拉汽车的。

马斯克就是能认为自己没错,就是能认为自己是对的,甚至懒得追究黑粉的问题。所以马斯克和特朗普很投缘,这两人都是只管爱我的,不管恨我的人。

这两人能起流量,不是用心琢磨了流量,而是真的很抽象,随便哪个国家或者公司,就算是贝索斯的公司打个火箭炸了,这些人都是要反思一下的,马斯克火箭炸了就当是烟花算了。

这样的人不需要琢磨怎么来流量,流量就来了。人得抽象,才能有人关注,我们这个太行商评,也写了三四年了,但是我们和读者朋友们也都知道,这里的逆天言论从来就没几个。

就是因为一直很正常,有点过于正常,爱看的人也不多,上网来大部分人不是来抱着学文学的目的来的,是来放松看看乐子的,要是有出殡看,那更好。

反正不是自己家人死了,那自然希望事越大越好,马斯克就是这样的流量圣体。但是雷军不一样,雷军是钻研怎么搞流量,靠技术搞起来的流量。

靠技术来的流量,自然拿着不是那么稳当。我们不是在讲雷军有什么问题,我们是在讲,营销应该怎么做,比较稳妥。

不是性格决定命运,而是每一种选择都有自己的好处和坏处,雷军现在不管面临的压力再大,都不是商业模式的问题,而是舆论的问题,不是小米的商业不行,而是舆论发酵起来了。

处理舆论,就好好处理舆论,等到舆论的风波过去了,挺住了,那一切就会正常了。

雷军讲过一句话,说造车是自己做过的最疯狂的决定。

雷军本人知道这个决定有多疯狂,他知道疯狂,还来做这件事,主要是他也知道,风浪越大鱼越贵。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