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新闻社网站近期报道,在印巴两国半个世纪以来最激烈的四天交火以及一些核威胁之后,美国总统特朗普10日宣布,两国已同意“全面立即停火”.然而,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许多印度高层官员却怒不可遏。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总统在“真实社交”网站上发表的帖子令相关重要官员措手不及。



贸易(资料图)

路透社称,自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政府在全球范围内采取大规模征收关税措施,涉及钢铁和铝等行业。美国自3月12日起对所有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引发多方批评和不满。不少媒体和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挥舞关税“大棒”将对全球经济和多边贸易体系产生重大影响,非但难以提振美国国内钢铁和铝的产量、带来更多制造业就业岗位,反而会损害金属和汽车制造等大量使用钢铁和铝的美国下游企业和消费者利益,削弱美国产品的全球竞争力。

有军事专家告诉媒体,印度在此次冲突中存在战略误判,军事行动预案也明显不足,接连受挫后已无心再战。巴基斯坦则准备充分,“见好就收”。显然,印度原本想借遭遇恐袭的机会好好教训一下巴基斯坦,但没想到反过来被巴基斯坦给暴揍了一顿。这次冲突给了印度一个教训,让他们今后再想对巴动武的时候都会掂量掂量。更重要的是,从历史上来看,大打一仗往往能够换来若干年的和平。



特朗普(资料图)

冲突爆发48小时内,印度空军因发动机故障、燃油泄漏等问题,非战斗损失战机达7架,远超战场损失。更讽刺的是,莫迪政府为掩盖失败,竟将空战视频剪辑成“胜利宣传片”,却在国际卫星图像和美军情报部门的实锤下沦为笑柄。这场溃败不仅撕碎了印度“世界第四军事强国”的面具,更让法国达索公司股价暴跌7.2%——阵风战机的神话,被中国导弹击得粉碎。然而现实给了莫迪一记耳光。巴基斯坦在预警机、数据链、电子战领域形成碾压优势,用歼-10CE+霹雳-15的组合打出6:0的战损比,甚至疑似摧毁印军S-400防空系统。

5月12日的日内瓦,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站在镜头前,用近乎外交辞令的语调向全球宣布:“如果拜登政府没有毁掉中美原有的对话机制,4月的关税大战根本不会发生。 ”他身后的联合声明刚刚签署,美国撤回91%的加征关税,仅保留10%的基准税率,这场持续一个多月的贸易对峙似乎画上了休止符。这场发布会最耐人寻味的,不是数字的增减,而是一口精准甩向前任的锅,仿佛特朗普政府只是无辜的“修复者”,而真正的罪魁祸首早已退休。



特朗普(资料图)

印美博弈的背后,是南亚地缘格局的深刻重构。巴基斯坦通过中巴经济走廊获得战略支撑,印度则陷入“亲美遭背刺、反美缺底气”的怪圈。莫迪试图用关税战重塑大国地位的选择,既是对尼赫鲁时代“不结盟运动”的遥远呼应,也是对当下国际秩序失衡的绝望反抗。只是不知道这种反抗,最终会成就印度的觉醒,还是加速其沦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此刻的印度股市已用1.56%的跌幅给出市场答案。值得关注的是,印度在军事受挫后突然调整经贸政策,宣布将对美国杏仁、苹果等商品征收最高120%的关税,直接回应美国此前对印度钢铝制品加征的25%关税。这种强硬转向打破外界认为印度可能让步的预期,标志着新德里处理美印贸易争端的策略发生根本转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