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日将迎来5・18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强调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作为文化身份的重要连接者、创新者和守护者,博物馆应与时代共振。

5月17日至5月19日,上海145家博物馆和73家美术馆减免费开放,联动国际博物馆日和中国旅游日。为了向市民提供丰富的夜间文化生活,上海多家文化场馆将于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延长开放,并结合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推出各种活动。


5月17日晚活动海报:“谁的博物馆?藏品、观众和博物馆的未来”
5月18日晚活动海报:《我不能在鸟兽身旁只是悲伤》新书沙龙

5月16日至18日,上海图书馆特别邀请了博物馆行业专家、专业策展人、书籍作者,准备了三场讲座,共同探索博物馆的现在与未来。

其中,5月16日晚19:00为第一站,读者在上图东馆走入了美的博物馆,看威廉·莫里斯如何缔造生活中恒久的美,以信仰穿透现实,一起蕴藉坚持理想的力量。5月17日晚19:00,读者来上图东馆和《博物馆简史》的作者李翔、一森,一同探讨“谁的博物馆?藏品、观众和博物馆的未来”。5月18日晚上19:00,独立撰稿人、生态摄影师花蚀带着他的新书《我不能在鸟兽身旁只是悲伤》,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王放教授一起,从新作开始,分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一线工作者们的鲜活经历,带读者一起深入自然的博物馆。

上海市徐汇区图书馆(上海市徐汇区土山湾博物馆)特别推出“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通过特展、跨界合作、沉浸式体验、城市文脉微旅行等多元形式,探索博物馆在当代社会中的创新角色。


“寻找土山湾”特别活动海报

在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市民可以走进土山湾博物馆参观“被凝固的时光:土山湾牌楼与宝塔的百年世博情缘”特展,特展以实物与文献结合的方式,首次将牌楼与宝塔模型图片集中展示,重现土山湾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筚路蓝缕”。

5月16日至18日,首届“申活集”文物文创市集将在徐家汇书院广场举办。市集整合全市文博单位、老字号与文创企业资源,设置文创销售、文物修复体验、VR互动、非遗美食等多元板块。此次市集旨在通过“科技+非遗”的创新模式,打造“文化消费、技艺传承、科技交互”的城市文化体验空间。


《徐光启》沉浸式剧本游戏资料图片

5月17日,徐光启纪念馆推出走进“徐光启:请叫我科学家亲子主题活动”。徐光启是中国放眼看世界的先驱,被誉为“中西会通第一人”。活动结合《徐光启的科学笔记》探索手册,用生动有趣的故事,结合丰富的文史资料和展陈,为亲子家庭讲述“中西会通第一人”徐光启。此外,徐光启纪念馆将于5月18日晚推出“博物馆奇妙夜”特别活动——《徐光启》沉浸式剧本游戏。


建业里嘉佩乐酒店内的《寻找土山湾》微展

5月18日,上海市徐汇区图书馆(上海市徐汇区土山湾博物馆)联合上海建业里嘉佩乐酒店推出“寻找土山湾”特别活动,将文物资源转化为沉浸式文旅体验。嘉佩乐图书馆现场将展示110年前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土山湾牌楼和宝塔模型照片。

5月18日当天,上海鲁迅纪念馆将延长开放时间,推出国际博物馆日特别活动。市民可以跟随讲解员的脚步,感受文学巨匠鲁迅的传奇人生;在纪念馆里“拓”寻鲁迅在上海的“印”迹,了解鲁迅相关人文地标,开启文学之旅;市民还可以畅想博物馆未来,用画笔定义心中的鲁迅和鲁迅纪念馆;更有创意磁贴画、手工陶艺、掐丝珐琅、自制徽章、版画拓印、扩香石制作等创意手工活动等你来。




上海鲁迅纪念馆馆外和馆内大堂海报

其中,“拓”寻鲁迅在上海的“印”迹,是借助博物馆文物藏品的力量,取材馆藏版画、藏书票以及老照片,制作推出八枚鲁迅相关人文地标的印章,包含上海鲁迅故居、鲁迅墓、内山书店旧址等。活动提供专用拓印地图,观众在盖章后可按地图自行寻访打卡。

5月17日、18日,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将延时开放至20:00,19:30停止入场。最近,“人民的哲学家——艾思奇”展览刚刚开幕,展览凸显了艾思奇这位人民的哲学家成长及致力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大众化,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与传播殚精竭虑的历程。


“哲思育人——纪念艾思奇115周年诞辰折纸书灯体验活动”海报

结合展览,博物馆将在5月17日、18日下午16:00—17:00推出“哲思育人——纪念艾思奇115周年诞辰折纸书灯体验活动”,活动精选《艾思奇全书》中的经典语录,将艾思奇的哲学思想与书籍设计、折纸艺术相结合,观众可以在纸张一折一叠中构建与哲学沟通的桥梁,在艺术创作中进行对哲学的思考与理解。市民可以通过活动小程序预约。


“秋水长天—清代单色釉瓷器展”将延期展出至5月20日

为迎接国际博物馆日,奉贤博物馆在5月18日下午组织讲座和体验活动,其中,上海市非遗(锔瓷)代表性传承人童维成带来“锔瓷的历史与创新”讲座。奉贤博物馆目前正在举办的“秋水长天—清代单色釉瓷器展”将延期展出至5月20日。

此外,为积极响应519中国旅游日系列活动的组织开展,奉贤博物馆将于5月19日(周一)取消闭馆安排,向公众正常开放。言子书院、沈家花园也将正常对外开放,开放时间为9:00-16:30(16:00停止入馆)。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

对于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上海市政协委员、奉贤博物馆馆长张雪松认为:“我们应该关注博物馆在社会中的变革作用,领会和研判深远的科技和环境变迁,主动参与到塑造可持续包容性社会的崇高事业中,努力提升博物馆在社会经济、人文和交流中的作用。”

根据最新发布的《上海博物馆发展2024年度报告》,截至2024年底,上海市已备案博物馆171座。以2024年上海全市常住人口2480.26万计,每14.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远超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于2023年度,上海新增6座博物馆。上海免费开放的博物馆141座,约占全市博物馆总量的82.5%。


博物馆让我们看见文明的形状,阅读让我们理解文明的意义。这个国际博物馆日,不妨带一本书去博物馆,或者周末来图书馆,深度了解有关博物馆的一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