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北京
阳光里流淌着暖意
北京某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里
机器正缓缓运转
北京林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2023级本科生
杨喆同学
在这一天完成了一场
特殊的“生命接力”
——为血液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
杨喆是北京市第746例、全国第20051例捐献志愿者,也是我校第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学生。
上午8点,采集正式开始
杨喆同学躺在采集床上
血液通过导管缓缓流入分离机
小杨对生命有着独特的理解。“在森林里,看似独立的树木其实通过根系相互连接。”他说,“人类也一样,我们可能互不相识,但生命之间总有奇妙的联系。”
采集结束
杨喆写了一封信给受捐者
信中画了一片森林
他在旁边写道
“愿你像树木一样,焕发新的生机”
造血干细胞悬液被小心翼翼地
装入专用运输箱
窗外的阳光洒进来
这场温暖的“生命接力”
在这一刻显得格外有意义
一颗“种子”的成长
回想起
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不解之缘
杨喆眼中泛起光亮
小时候在电视上看到捐献者的故事
2023年入学后
他主动报名加入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心中埋下了一颗
守护生命的“种子”
2024年8月
当接到配型成功的通知时
他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同意捐献
“能换回一个人的健康,
这是命运给我的礼物。”
面对家人的担忧
杨喆与他们长谈
并主动查阅捐献科普资料
用科学打消了家人的顾虑
三代人的家国情怀
杨喆家里三代人
都有浓浓的家国情怀
爷爷参加过抗美援朝
父亲曾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服役
姐姐是一名医务工作者
“可能这就是我们家的传统吧”
他腼腆地笑了笑
“虽然我没能像长辈一样
在前线保家卫国
但也在用我自己的方式,
接过了守护的‘接力棒’”
这种刻进血脉的担当
在捐献过程中化作具体的行动
打动员剂的那几天
杨喆出现了腰酸的症状
但他从未动摇
“想到有个陌生人正在生死线上等待,
这点不适真的不算什么”
在高分辨配型、健康体检等环节中
为了确保身体合格
杨喆积极配合、主动增强身体素质
每天坚持跑步,努力增重等
最终成功实现捐献
杨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做法
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
日前,校党委副书记孙信丽带队前往医院看望慰问,代表学校为杨喆送去鲜花和慰问品。北京市红十字会捐献服务中心主任孙晔、海淀区红十字会副会长夏阳等共同前往医院慰问。
孙信丽对杨喆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他人生命的爱心善举给予充分肯定,高度赞扬其“以己之力护佑生命”的奉献精神和“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北林青年担当”的勇毅行为,称赞他是全体师生的榜样与骄傲。
现场,孙信丽和孙晔共同为杨喆颁发了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
校医院院长、材料学院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辅导员和同学代表一同到医院看望慰问杨喆。
杨喆对学校和红十字会的关心表示感谢,他表示,能够捐献造血干细胞帮助患者,自己感到非常幸运,能够通过自己的微小付出,帮助到需要的人甚至可以延续生命,是青春最值得做的事情。
杨喆用自己的行动
为全校同学树立了榜样
彰显了北林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不断传递爱与温暖
汇聚成宝贵的青春华章!!
祝愿杨喆学业顺利
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
也让我们
为优秀的北林学子点赞!!
微信名:bfu-1952-
北京林业大学
出品|北京林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新闻|“北京红十字会”微信公众号
来源|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统筹|吴丹妮、陆惠
审稿|倪潇潇
编辑|张薇 校对|金璐
责编|欧阳汀
审核|刘广超
北林大,为了候鸟!
北林大学子,登上《人民日报》!
北京林业大学,新增专业+4!
投稿邮箱:
beilinguanwei@163.com
设为星标每天都不错过哦
为优秀的北林大
分享+点赞+点亮2025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