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已成“罗生门”,但与真相相比,这一事件背后所反映出的,横亘在老人面前的“数字鸿沟”的问题,也许更值得我们讨论。
作者: 李 老 白
首发:老白读书
01/
事件经过
5月14日,湖南株洲的彭女士(化名)因病,需要在农行株洲田心支行取一笔5万元的定期存款,用来支付医药费。
5万元,我们知道属于“大额”,是比较麻烦的。
一般情况下需要提前预约、说明资金来源和用途,再通过一系列身份核验后,才能取出。
根据公开报道,首先是老人女儿带着证件和存单去银行取钱的,但没有取出来。
按照家属彭先生的说法,原因在于“可能是密码不对,不让取,让当事人过来。”
后家人虽然告知银行工作人员老人身体很不好,却仍被要求要老人亲自来银行办理业务。
所以接下来就是下午,家人把老人用轮椅抬到银行。
但也没有办成。
还是彭先生的说法,原因在于在进行人脸识别时,需要老人做出抬头、摇头、眨眼等动作,但老人因为身体原因,难以完成。
这就是上面说的“一系列验证”了。
抬到银行的时候是下午四点多,但直到五点多要下班都没完成,耗时1个多小时。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老人感到不适,家人将她抬到银行门口透气,结果老人很快就走了。
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后,也确认老人离世。
02/
各方说法
死亡老人家属方的说法上一节已经说过,总结就是:
事前已向银行说明老人健康状况不佳, 但银行仍坚持“本人到场”规定,且未提供替代方案(如转账至医院账户),是流程僵化导致的悲剧。
银行方的说法则是:
先前多次输入密码出错导致账号被锁,因此需要本人亲自办理密码重置;
家属办理业务时,并未明确告知老人身体情况;
网点已告知可以上门服务,也可 直接将钱打到医院,但老人女儿未表态;
网点告知可将老人带回休息,由老人女儿留下办理,被拒绝。
也就是说事实究竟如何,当前并不清楚,是一场“罗生门”。
03/
后续处理
老人的5万元存款已于事发当晚(21时),通过其他流程取出。
5月16日老人家属已与银行达成和解,银行方将负责老人的丧葬费用, “以慰问金的形式”向家属支付10万元。
04/
“碰瓷”的 质疑
事件的发展过程中,有网友质疑老人方“碰瓷”。
老人家属要求调监控证明清白,但直至和解银行方都未给出监控。
双方的说法不一也好,网友的“碰瓷”质疑也好,随着双方达成和解,真相可能也会永远被尘封。
真相已成“罗生门”,但与真相相比,这一事件背后所反映出的,横亘在老人面前的“数字鸿沟”的问题,也许更值得我们讨论。
篇幅原因,我另开一篇讨论。
全文完,欢迎 关注、点赞、在看 ,谢谢您!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参考资料:
新晚报,重病老人被银行要求到场取款当场身亡?家属发声!湖南警方介入
正观新闻,株洲农行回应“病重老人被要求亲自取钱在银行去世”:全力配合公安机关调查
大河报,湖南一患病老人被银行要求现场取款不幸身亡?警方介入,家属发声
封面新闻,网友质疑病重老人抬到银行取款身亡系“碰瓷” 家属要求看监控证清白
大河报,老人在银行取款身亡新进展,家属称双方已达成和解
您可能还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