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入驻综治中心

随着全省法院入驻当地综治中心工作的深入推进,长岭县人民法院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整合诉讼服务有关功能,实体入驻长岭县综治中心,形成了三级中心上下联动、各方调解力量协作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司法服务直达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为县域的和谐稳定注入强大司法力量。自入驻以来,调解案件152件,均未产生后续纠纷,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阵地前移

织密矛盾纠纷“预警网”

在入驻综治中心实质化运行的基础上,该院依托综治中心群众基础优势,延伸司法服务,横向衔接诉讼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纵向联动25个乡镇(街道)中心、249个村(社区)中心,做深做实抓前端、治未病、重预防工作。

2024年5月,在矛盾纠纷排查梳理过程中,驻综治中心工作人员针对一起村委会与村民之间的借贷纠纷案件进行就地调解,村委会当场给付欠款。林某是长岭县三县堡村的村民,因村委会统筹款时向其借款5000元产生民间借贷纠纷,该村委会拖欠至今未还。

“一个挺简单的事,没有什么争议,找了好几次,村上就一直拖着我。”林某向工作人员讲述着事情经过。

在三县堡村村委会,工作人员与双方进一步展开交流,详细了解了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村委会未能及时偿还欠款的原因。从村民与村委会的身份关系入手,摆事实、讲道理,引导村委会负责人“换位思考”,督促村委会及时履行给付义务。最终,村委会负责人当场给付,林某撤回起诉。

“法院工作人员深入基层排查矛盾纠纷,不仅牢牢把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主动权,更是将司法服务精准送到群众身边。”该村村支书说道。


司法确认

搭建纠纷化解“快车道”

驻综治中心法官工作站为前哨抓手,积极夯实综治中心调解力量,引进人民调解、行业调解、律师调解等调解组织,引导当事人通过“先行调解+司法确认”方式化解矛盾,让“人民调解+司法确认”无缝衔接,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提质增效。

2024年6月,驻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受理一起房屋买卖纠纷案件。某物资有限公司、某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住宅楼符合交付条件的情况下,无正当理由拒绝向购买人董某交付其房屋钥匙,董某多次与其协商无果,无奈之下,来到综治中心寻求帮助。

驻综述中心工作人员详细了解情况后,耐心解答董某问题、回应董某诉求,询问其是否愿意先行调解。“先行调解指在立案之后,委派我院的特邀调解员进行调解,整个调解过程不超过七天。要是调解成功,您可以申请出具司法确认书或者调解书;要是调解不成,那就会进入正常的审判程序。”

董某考虑一番后,同意先行调解。经过法院工作人员与特邀调解员的多番沟通,解开了双方当事人的症结,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并在调解员的指导下,申请了司法确认,拿到了民事裁定书。

“谢谢你们,这么快帮我解决了问题,这回钥匙拿到了,我这心里也踏实了。”董某感谢道。

联动联调

打造基层治理“共同体”

入驻综治中心并非法院“单打独斗”,而是与基层治理体系深度融合。该院聚焦金融、教育、物业、婚姻家庭、建筑地产等多发易发纠纷的行业领域,主动对接司法所、派出所、社区居委会等治理单元,联动民政、住建、人社、妇联等部门,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联合制定风险预案、开展法律培训等方式,推动矛盾纠纷前端预防、中端化解、末端稳控。

“拖欠了这么长时间,今天必须一次性补齐。”某物业公司向拖欠物业费的姚某下了最后通牒。

“物业公司基本服务跟不上,收费倒是很积极。单元门坏了也不及时修,楼道卫生也糊弄……”姚某一股脑的控诉着物业公司。

驻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在获取基本情况后,第一时间启动“人民法庭+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联调机制,与调解员协力,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耐心疏导、释法明理。


“姚某,物业服务跟进不及时、不到位,你可以通过沟通提出你的要求,但不是拒绝缴纳物业费的理由。同样的,物业公司作为一个提供服务的角色,该承担的责任必须承担起来,该尽的义务也要尽到。”在工作人员的释法明理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某物业公司放弃了对滞纳金的诉讼请求,姚某也主动补齐物业费,该案纠纷得以圆满化解,实现了当天立案、当天调解、当天结案。

未来工作中,长岭法院将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推动解纷力量持续聚合、解纷机制不断完善,以群众看得见的方式,诠释司法服务与社会治理的“双向奔赴”。

【松原中院欢迎您关注】

图文:长岭法院

初审:崔苍竹

复审:张加新

终审:李 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