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6日讯5月14日,济宁市召开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推进会议,会议印发了《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济宁市建设方案(2025-2035年)》(以下简称《建设方案》),《建设方案》对未来十年济宁市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进行了科学谋划和顶层设计,为推动济宁市交通现代化水平走在全省前列,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提供坚实支撑。5月16日,济宁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济宁市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解读《建设方案》,并回答记者提问。
研究制定《建设方案》是全面落实省委赋予济宁“走在前、勇争先”总定位、新要求的有效实践,是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省交通强国建设方案、加快推进济宁市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抓手。
《建设方案》锚定以加快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为统领,以互联互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方向,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综合交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建设方案》具体设置了两个阶段性目标:到2027年,济宁市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一批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的典型经验和先进成果,基本建成便捷高效的快速网、四通八达的干线网、覆盖广泛的基础网;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数字化、绿色化、人文化发展达到新高度,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水平、运输质量和效益大幅跃升,高标准完成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任务。
《建设方案》围绕打造“三个样板”提出了12项重点任务。围绕打造互联互通、协同高效的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样板,部署建设现代化高质量的综合立体交通网,打造高效衔接、彰显特色的综合交通枢纽,全面提升客货运输服务质量,构建贯通东西、连接南北的物流大通道等四项重点任务。
围绕打造绿色低碳、通江达海的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样板,部署建成现代集约的港航基础设施,加快推动现代港航物流突破发展,全面加快港产城融合发展,打造北方内河航运中心等四项重点任务。
围绕打造数智赋能、创新发展的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样板,部署加强交通运输新技术研发,建设全国领先的新能源船舶建造基地,发展壮大低空经济,培育交通运输融合发展新业态等四项重点任务。
按照体现济宁优势,引领行业发展,强调多元融合的原则,《建设方案》确定了十大示范建设工程。分别是赋能驱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工程,国际旅游目的地机场建设工程,都市区交通一体化建设工程,“儒风水韵 路景融通”旅游风景道建设工程,“四好农村路”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建设工程,示范引领的多式联运体系建设工程,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工程,运行高效的行业治理体系建设工程,智慧数字交通建设工程,绿色低碳交通建设工程。围绕实施好十大工程,《建设方案》细化了每项工程的2027年、2035年的阶段性任务目标,确定了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谋划了夯实服务实体经济的“硬基础”等35项具体措施。
“十五五”时期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的关键阶段,也是推动交通运输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围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目标,济宁市将持续强化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综合交通运输服务品质,完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布局。
完善“四通八达”公路网络。高速公路方面,年内建成通车邹济高速、济商高速、郓鄄高速、济微高速北段,建成主城区绕城高速环线,构建都市区高速外环。“十五五”期间,建成兖郓高速、东阿至郓城高速、金乡至永城高速、潍坊至邹城高速,高速公路通车及在建里程达到820公里,基本建成“六纵五横”的高速公路网。加密普通干线路网,持续提升全市各县市、乡镇间的便捷通达能力,充分发挥公路在城镇体系建设、产业布局优化中的基础性和服务性功能。
构建“快捷畅达”轨道网络。高速铁路方面,通车运营雄商高铁、济枣高铁,高速铁路通车里程达到290公里,建成“三纵一横”高速铁路网。货运铁路方面,实施“支线铁路进港入园”工程,加快推动淄海铁路专用线、祥城北铁路专用线等项目建设。
打造“通江达海”内河网络。围绕“畅主线、通支流、补短板”,推进京杭运河及其支流航道整治,推动通航建筑物扩能,完工湖西航道上级湖段、微山三线船闸等工程,统筹推进京杭运河跃进沟至邓楼段航道“三改二”等工程,高等级航道网里程达到430公里,加快打造“一干双线十二支”高等级航道网。
优化“便捷高效”民航体系。推动济宁大安机场服务能级提升,优化提升航线网络布局和航班时刻结构,加密热点航线、新开潜力航线,持续提升机场幅射带动能力。推动梁山、微山通用机场建设,实现通用航空产业突破。
闪电新闻记者 杜宗浞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