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 5 月 10 日这个看似平常的春日,烟台的街头却因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接力而熠熠生辉。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的学生姜昭鹏,在搭乘网约车赶赴职教高考考场的关键时刻,同行同学突发心梗休克,生命垂危。千钧一发之际,姜昭鹏没有丝毫犹豫,他凭借在学校专业课中学到的急救知识,迅速对发病同学持续进行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与此同时,网约车司机王涛也展现出非凡的担当,他一边联系交警说明紧急情况,一边在得到准许后连闯 6 个红灯,争分夺秒地朝着烟台山医院东院区疾驰而去。
最终,在两人的紧密配合下,仅仅用时 7 分钟,就将同学送到了医院。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发病学生恢复了心跳,成功脱离了生命危险。这短短 7 分钟,堪称勇气与爱心的完美演绎,是人性光辉闪耀的神圣时刻。姜昭鹏在人生的重要考试与同学的生命之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后者,他的行为生动诠释了见义勇为的高尚精神,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而网约车司机王涛,也用实际行动加入到这场生命救援中,与姜昭鹏一起为挽救生命争分夺秒,他们的英勇事迹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整个社会。
事后,他们的义举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嘉奖。烟台市委政法委、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授予姜昭鹏和王涛 “烟台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荣誉称号,还给予了现金奖励;他们被推荐为 2025 年第二季度 “中国好人榜” 候选人;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在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后,启用春季高考语文科目副题,安排姜昭鹏参加考试。这一系列温暖的回应,让这个充满温情的故事有了一个相对圆满的结局,也让人们看到了社会对见义勇为行为的高度认可与大力褒奖。
姜昭鹏和王涛的事迹,犹如一股强大的正能量暖流,在社会中引发了强烈的反响和共鸣。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在这个时代,见义勇为的精神依然熠熠生辉,依然是我们社会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这种正能量,不仅仅体现在他们在危急时刻对生命的勇敢守护上,更体现在它所激发的社会连锁反应中。它让人们重新审视人性的美好,重新唤起了大家内心深处对善良和正义的向往与追求。
然而,当我们为姜昭鹏和网约车司机王涛的壮举喝彩时,也不得不面对一个令人深思的现实:在现实生活中,当面对他人需要帮助的场景时,并非所有人都能像他们一样挺身而出。比如,老人在路口摔倒,却鲜有人敢上前扶起;有人遭遇突发疾病,旁人却因种种顾虑而犹豫不决。同样是可能挽救生命的行为,为何在面临不同场景时,人们的反应却截然不同?这背后反映出了复杂的社会心理和现实问题。
从社会信任层面来看,近年来,一些关于老人摔倒被扶起后,却讹诈好心人的新闻报道频繁见诸媒体,这些负面事件在公众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阴影,使得人们在面对老人摔倒的场景时,心中充满了疑虑和担忧。大家害怕自己的善意之举会被误解,害怕陷入不必要的麻烦和纠纷之中。例如,曾经有这样一则报道,一位女警察好心扶起摔倒的老太太,却被老太太及其家人诬陷为撞人者,要求其承担医疗费用。尽管最终通过监控等证据还了女警察清白,但这一事件却让许多人对扶起老人心生畏惧。在这种社会舆论氛围下,信任的基石逐渐动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而谨慎,公众的道德热情被严重挫伤,导致在面对老人摔倒的情况时,很多人选择了观望或远离。
从法律保障方面来说,虽然我国多部法律设立了 “好人条款”,为见义勇为 “撑腰”。如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援助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因见义勇为行为主张相关民事权益等情形下,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的,不受经济困难条件限制。但在实际生活中,当好心救助者真的面临纠纷时,这些法律条款的落实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滞后性。一些救助者在事后仍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自证清白,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成本。就像有律师分享过自己的经历,他好心拨打 120 救助路边躺倒的人,结果那人不幸去世后,他被公安机关传唤了 6 次,做了 12 份笔录,还面临家属的控告,即便他作为律师有一定的应对能力,也仍然受到了极大的困扰,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这种现实状况让许多人对见义勇为望而却步,担心自己一旦陷入纠纷,法律无法及时有效地给予保护和支持。
此外,在急救知识普及方面,大众对老人摔倒后的急救方法缺乏足够的了解,也是导致人们不敢贸然扶起老人的原因之一。从医学角度来看,老人摔倒后情况复杂,如果意识不清醒或者身上有某处剧烈疼痛,随意搬动可能会加重伤势。例如,老人可能因脑中风、脑出血等原因摔倒,盲目扶起可能会使得脑部创伤进一步恶化。而很多人由于不具备相关的急救知识,担心因自己的不当操作给老人造成更大的伤害,所以在面对老人摔倒时,即便有救助的意愿,也只能不知所措地站在一旁。
我们不能让社会的冷漠和不信任继续蔓延,要积极营造一个鼓励见义勇为的良好社会环境。一方面,媒体应更多地传播像姜昭鹏这样的正能量事迹,弘扬见义勇为的精神,重塑社会信任。通过广泛宣传这些感人故事,让更多的人看到人性的美好和善良的力量,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另一方面,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法律保障机制,确保 “好人条款” 能够在实际中切实发挥作用,让救助者在遇到纠纷时能够得到及时、公正的处理,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加大急救知识的普及力度,通过社区宣传、学校教育、公益讲座等多种形式,提高公众的急救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水平,让人们在面对需要救助的情况时,既能有救人的勇气,又具备正确救助的能力。
姜昭鹏和王涛的见义勇为事迹,是我们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我们应当以他们为标杆,积极弘扬见义勇为的正能量,让温暖与正义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流淌。当我们每个人都能在他人需要帮助时勇敢地伸出援手,当见义勇为成为社会的常态,我们的社会必将变得更加美好、和谐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