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在《朗读者》里说过:“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冷遇见暖,就有了雨;冬遇见春,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可当岁月的年轮转到六十圈,我们才惊觉,有些遇见是礼物,有些则成了考验。
白岩松曾感慨:“人生就像饺子,无论是被拖下水,还是自己跳下水,一生中不蹚一次浑水就不算成熟。”到了六十岁,该蹚的浑水都蹚过了,该翻的山也翻得差不多了。
这时候最要紧的,不是继续往前冲,而是学会“守”。老话说“打江山易,守江山难”,放在咱们普通人过日子上,也是这个理儿。人过60岁,要守住这4道门,尤其是最后一道,守得越久日子越有滋味!
一、守好健康门,身体硬朗才是最大的本钱
“年轻时拿命换钱,老了拿钱换命”,这话听着刺耳,却是不少人的真实写照。我认识的刘叔,年轻时在工地干活,落下一身病根。现在六十多了,三天两头往医院跑,退休金大半都搭进了药费里。他总念叨:“早知道,当年就不那么拼命了。”
老话说得好:“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精神。”邻居王阿姨就活得通透,每天雷打不动晨练,跟着手机学八段锦。菜市场的小贩都笑她:“王姨,您天天来买菜,咋还这么精神?”她乐呵呵回:“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本钱保住了,才能吃香喝辣!”
就像鲁豫在节目里说的:“健康是1,其他都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六十岁后,别总觉得“老毛病扛一扛就过去”,定期体检、按时吃药、适度锻炼,把健康门守好了,才能底气十足地享受晚年。
二、守住钱财门,兜里有钱心里才不慌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句大实话,到了六十岁体会更深。小区的张奶奶,一辈子省吃俭用,结果被保健品推销员骗走了养老钱,哭着说:“我怎么这么糊涂!”老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世道,骗子专挑老人下手。
反倒是李大爷活得明白,儿女给他买的保健品,他先上网查成分;遇到“高收益理财”,直接摆摆手:“我就守着退休金,够花就行。”他常说:“老了老了,不求大富大贵,别把棺材本搭进去!”
记得撒贝宁在节目里调侃:“人到中年,钱包要比脸厚。”六十岁后,更得把钱财门看紧了。别轻信“一本万利”的鬼话,别随便把钱借人,手里攥着积蓄,就算儿女不孝顺,也能自己照顾好自己。
三、护好亲情门,家和才能万事兴
“家和万事兴”,这句老话永远不会过时。但有些老人,总爱插手儿女的生活,结果闹得鸡飞狗跳。我表姐的婆婆就是这样,非让儿媳按老规矩坐月子,最后婆媳俩大吵一架,半年没说话。表姐叹气:“本来是关心,咋就成了矛盾?”
反观赵爷爷,儿子儿媳工作忙,他主动帮忙带孙子,但从不指手画脚。孙子的教育问题,他只说:“你们年轻人有想法,我就搭把手。”这样一来,全家和和睦睦,连邻居都羡慕。
就像朱军在《艺术人生》里说的:“亲情就像酿酒,越陈越香,但也需要用心经营。”六十岁后,别总想着“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都多”,学会放手、学会尊重,把亲情门护好了,才能享受天伦之乐。
四、守住心态门,活得通透日子才敞亮
“心若年轻,岁月不老”,这话可不是心灵鸡汤。我们小区的孙奶奶,六十岁学画画,七十岁开画展,朋友圈里全是她旅游的照片。有人问她:“您咋这么有活力?”她笑答:“愁也是一天,乐也是一天,为啥不选后者?”
老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心态真的能改变生活。反观有些老人,总爱抱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结果越活越拧巴。其实啊,就像白岩松说的:“生活中只有5%的比较精彩,也只有5%的比较痛苦,另外的90%都是在平淡中度过。”
六十岁后,别和过去较劲,别为小事烦恼。养养花、钓钓鱼,和老伙计喝喝茶,把心态门守好了,就算日子平淡,也能品出幸福的滋味。往后余生,愿我们都能守好这四扇门,在岁月的长河里,稳稳地驶向幸福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