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名单日前发布。其中,武汉科技大学教师袁鑫,荣获“全国自强模范”称号。
失去右臂,没有磨灭他自强的信念。靠着一只手,他做到了生活自理,从电脑小白到独臂博士,再到高校教师。95后的袁鑫,用“全国自强模范”的最新荣誉证明了他的人生格言:“我命由我不由天!”
之前他是“独臂博士”
现在更愿意被称为“折翼袁老师”
26年前,3岁的袁鑫被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走了右臂。在家人爱的温暖中,他没有被命运击倒,生命在不屈中更加坚韧,一幅精彩的人生画卷徐徐展开。
当同龄人还在玩耍时,他已学会用左手写字到深夜。当同学畅游网络时,他正用书本压住键盘快捷键。即使只有一只左手,他也学会了自如地系鞋带,写字,读书。
曾经他也是电脑小白,但学会系鞋带的左手,很快也学会了敲代码。袁鑫说,之前人们称他“独臂博士”,如今他更愿意被称为“折翼袁老师”。在武汉科技大学的十年里,袁鑫收获了从本科到博士的成长,并于2023年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成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名硕士研究生导师。
袁鑫用一只手,敲开了学术殿堂的大门。
据统计,袁鑫累计获得国家级、省级等奖项70余项,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省级等奖项近10项,参与及承担国家级、省级、校级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课题1项,湖北省残疾人联合会课题1项,内河航运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1项,智能信息处理与实时工业系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项。
通过网络鼓励更多孩子
激励一批青年学子向上向善
“我们只是解题方式不同,但答案可以比任何人漂亮!”这是袁鑫在鼓励一位残疾少年任志谦时说的话。
当时,这位左臂失去功能的孩子一度看不到希望,整夜担心自己是否能考上高中。任志谦的父亲带着他跨越1000多公里,从山东赶到武汉,希望袁鑫“能为孩子鼓一鼓劲”。
见面当天,袁鑫用左手握住任志谦的右手:“你看,我用一只手也能敲出代码,你凭什么不行?”
在志愿服务中传递力量,做与众不同的教育工作者,这是袁鑫矢志不渝的梦想。亲身经历的苦难,使他更愿意付出力量,去帮助他人。
袁鑫在各类校内外活动中分享自己的经历,弘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得到了社会广泛赞誉。留校任教后,他开设了抖音账号,在家校直播间,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分享励志视频故事,解答学术问题。在他的抖音账号里,他演示着,一只手也可以系鞋带、剥虾壳、敲代码,他还自己动手对电动车进行了改装,让自己一只手也能操控自如。直播过程中,他不断解答家长和孩子们学习中的难点、成长中的盲点,倾听他们诉说未来规划的烦恼,分享每名学生成长进步的喜悦,用满满的正能量激励一批青年学子向上向善。
自强不息不是孤军奋战
他列出了未来奋斗的四个“小目标”
能代表湖北残疾人上台接受荣誉,袁鑫的心情既激动又充满感恩。
他说:“全国自强模范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个人努力的认可,更是对所有在逆境中坚持奋斗的伙伴们的鼓舞。它让我回想起求学和工作路上那些曾伸出援手的人——政府领导的关心、残联部门的关爱、家人的陪伴、老师的指引、学生的支持,甚至社会上陌生人的善意。这份荣誉让我更深刻地意识到,自强不息不是孤军奋战,而是社会共同托举的力量!”
对于未来,袁鑫列出了四个“小目标”:
第一个小目标,持续深耕科研领域。他说,将继续在人工智能领域深耕细作,特别是在“人工智能赋能盲文和手语信息化研究”等课题上不断探索,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为残障群体提供更多便利,让他们也能享受到科技发展的红利。
第二个小目标,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袁鑫常对学生说:“生命给予我们的‘绊脚石’,垫在脚下,就是眺望世界的台阶。”他说,会将自己的科研经验和心得传授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同时也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第三个小目标,传播正能量,激励更多人。袁鑫说,将继续通过短视频账号和直播等方式,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和生活感悟,激励更多的人,在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和勇敢。他还给自己的“粉丝”带来了好消息:会认真回复网友的私信和留言,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建议,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温暖和力量。
第四个小目标,扎根实验室,勇攀科学高峰。袁鑫表示,要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努力在人工智能算法优化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
原标题:《单手“敲”出70多个奖项,95后“独臂博士”获评全国自强模范》
栏目主编:孙欣祺 文字编辑:沈佳灵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雍凯
来源:作者: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