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父母在,家就在;父母去,亲缘散。”
父母在世时,兄弟姐妹再疏远,逢年过节总还能聚一聚。
可一旦父母走了,各家有各家的日子,人心往往就散了。
再回兄弟姐妹家走一遭,才会看清许多事。
那些为钱红过脸的,对父母甩过脸的,为陈年旧事记仇的,早已给人生埋下伏笔
1、争夺遗产最厉害的人,多半是晚年受穷的人
老话说:“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心里只装得下蝇头小利的人,对父母兄弟姐妹的付出视而不见,只盯着父母口袋里的那点遗产。
他们以为争到了就是赚到了,却不知自己失去了最宝贵的亲情。
可当金钱逐渐散去,才会发现身边空无一人,内心的孤独往往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
真正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那些愿意与你共度风雨的亲人。
人到中年,多体谅兄弟姐妹的不易,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而伤了和气。
从前有个叫周大富的商人,家里有五个儿子。
他临死前把家产平分,特意额外留了一箱银子给最老实的老五,嘱咐他关键时刻再用。
结果葬礼还没办完,老大就带人翻账本,硬说老五多拿了钱,联合兄弟几个把老五赶出家门。
老五孤身一人带着那箱银子去了南方,做起茶叶生意。
几十年后,他凭着自己的本分踏实成了富甲一方的茶商。
而他的四个哥哥却下场惨淡,老大输钱败光家产,老二吃官司赔了田地,老三生病没钱治瘫在床上,老四投资失败负债累累。
他们听说老五发财了,又上赶着来认亲。
而老五闭门不见,只让下人回了一句话说:“当年是你们用那些银子买断了我们的兄弟之情。”
作家巴金曾说:“钱并不会给人增加什么,它反而让人更赤裸裸地看到自己的贫乏。”
有些人为了争夺一点遗产,不惜与兄弟姐妹反目成仇。
他们看似得到了利益,实则失去了更多。
这样的人,晚年往往过得凄凉。
当他们回首往事才会发现,自己错过了太多珍贵的时光和温暖。
亲情断了不能修补,人品烂了补救不回。
父母留下的那点钱,救不了穷,更救不了心。
2、拒绝赡养父母的人,多半是家风不好的人
古人云:“孝道之亏,殃及子孙。”
一个人怎么对父母,他的孩子就怎么对他。
那些在父母病床前推三阻四的子女,往往自己的儿女也有样学样。
家风会代代相传,最后报应全落在自己头上。
古时候有两兄弟,一个叫李卫,一个叫李敦。
他们的母亲早逝,父亲辛苦把两兄弟拉扯大。
后来父亲年老瘫痪在床,本来商量好的两个兄弟轮流照顾。
可每次轮到李卫照顾父亲,他就找借口躲出去,推脱说生意忙。
他妻子做的更过分,嫌老人吃饭慢,甚至当着公公的面摔碗摔筷子。
李敦不忍看到父亲在李卫家受委屈,干脆把父亲接到自己家里照顾。
他每天给父亲端屎端尿,洗衣做饭,毫无怨言。
李敦的妻子也很贤惠,对公公照顾有加。
父亲在李敦家安然度过晚年,李敦的儿子也受到李敦言行的教育,十分孝顺。
每日陪在李敦身边,给他讲笑话解闷,天气好的时候还用车推着父亲出去晒太阳。
李敦晚年生活幸福,子孙满堂,尽享天伦之乐。
可到了李卫老的时候,就是另一种光景。
李卫当年对父亲的所作所为都被自己儿子看在眼里。
面对衰老虚弱的父亲,他儿子根本不管不顾。
生病了不给李卫请大夫治疗,直接把父亲丢在柴房里自生自灭。
临死前他想喝口水,儿子就在门外却装作没听见。
《后汉书》中讲:“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
一个人如果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那他的家风往往也是败坏的。
败坏的家风,会让人陷入自私自利的泥潭,无法自拔。
而一个良好的家风,则能够培养出有责任心、懂得感恩的后代。
对父母刻薄的人,教不出感恩的孩子。
人老了才会发现,孝顺不是做给父母看的,而是修给自己用的。
3、放不下旧账的人,多半是内心很痛苦的人
《论语》有言:“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人生苦短,何必让过去的恩怨情仇继续纠缠自己。
若事事都记挂在心,只会让自己活在过去,无法享受当下。
放下那些不必要的执念和怨恨,兄弟姐妹间的关系也能更加和睦。
民国年间,胡适父亲早逝,母亲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大。
他有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叫胡嗣稼,比他大二十多岁。
胡适小时候,这个哥哥对他并不好,总觉得母亲偏心,动不动就找茬。
有一次,胡适背书没背熟,哥哥直接拿戒尺打他手心,打得肿了好几天。
母亲心疼,却不敢拦,只能偷偷抹眼泪。
后来胡适去上海读书,哥哥还写信骂他浪费钱,说读书没用,不如早点赚钱养家。
胡适成名后,哥哥却态度大变,开始巴结他,甚至想让胡适帮他谋个差事。
身边人都劝胡适别理他,毕竟当年这人对胡适母子俩那般刻薄。
可胡适却主动每月寄钱接济哥哥,还托人给他找了份清闲的工作。
有人问他为什么以德报怨,胡适说:“我不是原谅他,我是放过自己。若一辈子记恨,累的是我的心。”
晚年的胡嗣稼穷困潦倒,胡适依旧定期寄钱,直到他去世。
他的葬礼上,胡适没掉一滴泪,只说了一句:“我们这辈子的恩怨到此为止。”
莫言在《生死疲劳》中写:“世事犹如书籍,一页页被翻过去。人要向前看,少翻历史旧账。”
记仇的人,其实最苦的是自己。
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是世上唯一和你有血缘的人。
珍惜与手足的情谊,别让过去的恩怨,绊住后半生的幸福。
放下旧账,不是原谅别人,是放过自己。
有句老话说:“姐妹连肝胆,兄弟同骨肉。”
父母走后,兄弟姐妹就是彼此的退路。
争遗产的,晚年凄凉,不孝父母的,子孙学样,记旧账的,苦的还是自己。
人到老年才懂,世上最蠢的事,就是和至亲算账。
毕竟一母同胞的情分,比什么都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