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的新德里防空中心,价值12亿美元的S-400雷达屏突然雪花一片。印度空军中将的咖啡杯还没放下,五架歼-10CE带着PL-15导弹已经撕破克什米尔的夜幕——这场南亚空战不仅让印度痛失11个基地,更把美国军工复合体逼得提前三年亮出压箱底的AIM-260。这枚被五角大楼吹成“空战规则改写者”的导弹,焊接口还冒着热乎气就急着上展台,真能压住中国PL-15的锋芒?
要说美军为啥急成这样,得从AIM-260的底牌说起。这玩意号称射程干到260公里,比现役AIM-120D多出100公里,弹体光溜溜不带中翼,活像根抛光的不锈钢管。洛马工程师拍胸脯保证,双脉冲发动机能让导弹像跳远运动员似的分两次发力,末段冲刺速度飙到5马赫,专治各种空中高价值目标。可问题是这技术咱们PL-15早玩透了,2018年珠海航展上歼-20弹舱里躺的四枚蓝色导弹,就是双脉冲技术的活广告。
看看AIM-260的绝活,隐身战机内置弹舱算一个。F-22肚皮里塞四枚,F-35弹舱挤两枚,这配置跟歼-20带PL-15的架势没啥区别。但美军吹嘘的“光杆弹体降阻力”,碰上实战就露馅——去年楚戈尔演习里,毛子苏-57硬是靠矢量推力躲开AIM-260模拟攻击,气得美军观察员直骂街。反观PL-15在印巴冲突中,顶着S-400的雷达波把印度阵风当风筝打,这实战成绩单可比实验室数据硬气多了。
制导系统才是真刀真枪的较量。AIM-260搬出有源相控阵雷达+红外成像的双模制导,听着比PL-15的北斗+雷达组合高级?但别忘了巴铁空战时,歼-10CE的PL-15能吃着火锅唱着歌,靠预警机数据链实时更新目标,这“A射B导”的玩法美军到现在还卡在PPT阶段。更绝的是PL-15E出口型,145公里射程砍到国际军贸合规线,照样把沙特王爷们唬得加单三倍——生意场上,能卖出去的才是硬道理。
价格账算起来更扎心。PL-15单价不到百万美元,AIM-260造价够买五枚中国导弹。深圳工厂的智能化生产线24小时咔咔下饺子,洛马车间的老师傅戴着老花镜焊电路板。等美军2026年量产AIM-260的时候,福建某导弹车间怕是连PL-17都铺满货架了——那玩意射程500公里,专治各种不服。
最让五角大楼头疼的还是体系化作战。PL-15背后站着空警-500预警机、歼-20隐身刺客和红旗-9B防空网,这套“天罗地网”在印巴冲突里把印度“万国牌”装备打成废铁收购站。反观美军,EA-18G电子战机跟F-35的数据链至今还在闹别扭,AIM-260的“跨平台协同”听着玄乎,真打起来怕是连自家飞机都认不全。
要说AIM-260没亮点那是瞎扯。共形天线和双向数据链确实先进,370公里射程的AIM-174B搭配使用也能唬人。但现代空战早不是单挑年代,就像武林高手对决,你掏把加长版武士刀,对面直接甩出带着卫星导航的诸葛连弩——这还怎么玩?PL-15带着歼-20捅破的不只是导弹射程,更是整个空战体系的次元壁。
看看美军现在的窘态,AIM-260还没量产就被迫亮相,活脱脱像被班主任抽查作业的小学生。倒是中国军工人稳坐钓鱼台,珠海航展上PL-15E跟FC-31模型搭着卖,明摆着告诉全世界:咱手里捏着的可不是单一武器,而是整套空战解决方䅁。下次谁再吹“美国导弹碾压中国”,建议把印巴冲突的战场视频循环播放——毕竟实战检验过的真理,比实验室数据靠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