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株洲一名病重老人因为忘记密码,三次输入密码错误,银行要求老人到场后才能取钱,结果老人在银行折腾了好久都没成功,结果老人病重去世。
图片
最开始是老人家属到银行来取钱,为了给老人治病,结果密码错了,银行要求本人来,家属用轮椅把人推来。
看一段重点:
因面容识别多次失败(老人生病已经无法正常眨眼和摇头)、流程繁琐,耗时近1.5小时仍未完成。期间老人因身体极度虚弱,于17时54分在银行门口去世。最终在老人离世后,银行于当晚近8时完成取款。
人都到银行了,搞了一个半小时,眨眼摇头,就是无法通过人脸识别,因为人在极度虚弱的时候的脸都是不是正常的脸。
说到人脸识别,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了,可我们在用的时候,经常都要几次才能成功。更何况病人。
前不久,刚好看了一个案例,一个眼球缺失的盲人,在办手机卡的时候,也因为要求刷脸,眨不了眼而被卡住。
图片
让盲人眨眼,让病人摇头,人脸识别的技术还有待改进啊。
回到株洲这件事来,搞了一个半小时都搞不定,站在老人的角度,心里是很着急的,就指着这个钱救命,银行还拖拖拉拉,老人估计在想,该不会把我拖死就不给了吧。结果急火攻心,再加上银行空调很冷,一口气没上来就去世了。
如果银行工作人员能特事特办,几分钟估计就能搞定,何至于搞一个半个小时。
所以说老人的死,这家银行是难辞其咎的,不去医院至少多活几个小时到几天是没问题的,去了医院多活几个月也是可能的。
因为在媒体上接受采访的是老人侄子,很多人说是侄子想吃绝户,但老人是有三个女儿的,而且人家女儿也明确告知银行她妈妈身体不方便,在整个过程中都有女儿参与。最后闹大了,钱也给女儿了,所以这些猜测也不攻自破。
还有人说这些家属就不能自己凑钱先去治病吗?非要去银行取?这是老人的钱,取自己的钱天经地义。
问这话的人,怎么不问问,医院为何没钱就不给治啊。
家属可能也不了解情况,觉得活着的时候想取钱都这么难,死了之后估计就更难了。
而且家属可能也没料到会在银行搞这么久,会直接原地去世。
说实话,银行有一部分利润就是死人的账户里的钱。那种人走得突然,家属压根不知道还有另一张银行卡的。所以在人生到了一定岁数的时候,就要把所有的钱都归到一个账户上,密码要和家人共享,或者写在本子上。
这以前经常看到银行要求病重的人来办理业务。看到有人抬担架去银行,当时就担心病人会不会死在银行,小概率的事,在样本足够大时,终将成为现实。
其实银行也有对于病重的人上门服务的业务。可现实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某些银行的人也懒得去提醒。因为这会增加人力成本,服务意识不强的人怎愿躬身去病重之人家里。
希望这次能让这些银行吸取教训,以后能增加服务意识。人脸识别的系统也该完善了。
~全文完~
请关注点赞评论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