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了大半个世纪,伊朗这回终于要认输了,新一轮美伊谈判接近尾声之际,伊朗突然宣布,自愿交出所有底牌,但是美国必须答应伊朗一个条件。
特朗普
日前,在特朗普表态美国和伊朗即将就核协议达成一致后,伊朗最高领袖核心圈也首次松口,证实了这个消息。美伊之间的恩怨由来已久,两国已经断交40多年,长期以来,伊朗一直以“强硬抗美”的形象立足于国际社会。但这一回,伊朗要“认输”了。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顾问沙姆哈尼公开表示,伊朗确实愿意与美国签署核协议,并且承诺永远不发展核武器,销毁用于制造核武器的高浓缩铀储备,将浓度降低到民用标准,国际社会可以派遣人员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审查。
但是,伊朗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美国必须解除对伊朗的全部经济制裁。这一表态被外界视为美伊关系破冰的关键信号。对伊朗而言,这是一场利益交换罢了。通过暂时限制核活动,换取美国停止军事威胁。毕竟,哈马斯、真主党目前都遭到重创。
哈梅内伊
另外,自2018年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追加1500项制裁后,伊朗石油出口量暴跌,外汇储备缩水80%,通胀率长期高于40%。解除制裁意味着1000亿美元海外资产解冻,石油出口恢复,国内民生压力将大幅缓解。
对美国而言,如果核协议能够达成,这将是特朗普任期内的又一项“外交政绩”。阻止伊朗拥核不仅可以安抚以色列等盟友,还能避免中东核竞赛。最重要的是,伊朗石油重返市场将压低全球油价,削弱俄罗斯能源话语权,助力美国对抗通胀。
不过,即使美国和伊朗你情我愿,该协议实施起来难度不会小。一方面,以色列正在加大对哈马斯的军事行动,必然不会轻易停火,甚至可能违背美国要求继续对伊朗发难。另一方面,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可能陷入焦虑,这意味着他们将失去伊朗的武器支持。
美伊谈判
另外,作为俄罗斯的重要盟友,伊朗石油产能恢复,确实会缓解欧洲能源危机,但是俄罗斯财政收入将受重创。中国在伊朗的投资和产业将面临西方企业回归的竞争。西方国家一直以来将中俄与伊朗“捆绑”,该事件恐怕又会被西方媒体描述为美国的“重大胜利”。
不过更重要是,就算美伊达成协议,这个协议能否落地也面临挑战。销毁60%丰度浓缩铀需18个月,期间美伊是否会再次出尔反尔,谁都预料不到。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虽握有最终决策权,但革命卫队可能以“卖国”为由发动抗议。
伊朗革命卫队
不过,相比较于之前的美国政府,特朗普倒是表现出了“新变化”,不再是制度性约束,而是更关注短期利益交换。而且受俄乌战争拖累,俄罗斯无力充当协议担保人,中东权力真空加速形成。这次结果如何,谁都说不好。
伊朗核协议的重启,既是危机管控的阶段性成果,也是新一轮博弈的起点。但是由于伊朗特殊的地理位置,北面是前苏联国家,南面是波斯湾和众多石油通道,东边是亚洲,西边是阿拉伯,注定其成为大国想争取的对象,往后的纷争怕是只多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