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展现徐汇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徐汇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区委组织部、各街道(镇),特别推出“向新而生汇心前行——我在街区当书记”系列报道。通过街区书记的视角,记录他们在基层治理中的创新举措、为民服务的点滴故事,展现党建引领下社区治理的丰硕成果。
在徐汇区中山西路与宜山路交错的繁华街区,135家商铺如繁星般点缀于13条道路间,这里不仅是商业活力的聚集地,更成为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场。这片繁华背后,爱建街区党支部书记刘超的身影始终活跃——带着笔记本走商户、攥着方案联部门、握着话筒邀议事,他用“关心之心、服务之心、凝聚之心”的“三心”理念,将街区的“千条线”织成一张“同心网”。
刘超走访街区商户
“街面杂物堆积、道路坑洼,顾客都不愿多停留。”一位商铺经营者曾向走访中的刘超倾诉,这样的声音并非个例。刘超带着笔记本,用半个月走遍街区135家商铺,弯腰记录每一处坑洼路面、仰头记下每一盏故障路灯,更将商户对政策“看不见、摸不着”的焦虑一一收进台账。随即,一场联合街道社管办、城运中心的专项整治行动迅速展开:清理街面杂物、修复破损路面,商户门前焕然一新。与此同时,刘超还化身“政策快递员”,他安排专人通过街区微信群实时推送减免费用、技能培训等政策,自己则化身“政策主播”,用语音条一条条拆解细则,让商户不再错过“及时雨”。
街区开展冬季送温暖活动
关心关爱新兴领域群体
服务的温度不止于此。冬日里,一杯热茶、一件棉衣,从“爱吾家暖心站”传递到外卖员、快递小哥手中;平日里,创意手工、公益课堂等活动,点亮新兴就业群体的业余生活。这一方暖心阵地,成为街区服务的“枢纽站”。为盘活资源,刘超主动叩开上海荣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大门,争取企业党支部结对共建,引入志愿理发、义诊服务,让街区的温情从商户蔓延至整条街。
街区开展结对共建签约工作
爱建街区召开议事协商会
如何让商户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爱建街区的答案是:搭建议事平台,凝聚共识。每月一次的街区议事会上,商户代表、居民代表与相关单位围坐一堂,从环境整治方案到文化活动策划,每一条建议都被认真倾听。党员带头示范,商户纷纷加入清洁行动、活动筹备,曾经的“各家自扫门前雪”逐渐转变为“众人拾柴火焰高”。
街区为漕溪路258弄保租房项目租客提供政策咨询
收到来自商户老板的入党申请书
中山西路上开了十年的餐饮店老板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保租房社区里在党50年的老党员也主动到街区党支部报到。在这片充满烟火气的街区里,党支部就像一根“绣花针”,穿起商户、居民、企业的心,让“同心圆”的半径不断延伸。刘超告诉记者:“‘爱吾家暖心站’将推出更多定制化服务,满足新兴群体需求;我们还要深化与周边社区的联动,让资源流动起来。”从“走访听需”到“精准服务”,从“单向管理”到“多元共治”,爱建街区的改变看得见、摸得着。如今,这颗“同心圆”正越画越大——商户的笑脸多了,街区的“烟火气”浓了,一幅基层治理的鲜活画卷在此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