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十分重视对中华文化的挖掘研究,十分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5年5月11日,“季子文化与江南文化根脉探寻与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常州市举行。本次研讨会由江苏省社科联与上海市社科联共同指导,江苏省季子文化研究会、上海联合国研究会、常州市季子文化研究会、江苏九洲投资集团主办,来自北京、上海、江苏省的五十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围绕季子文化精神、季子与儒家思想、季子文化与江南文化等主题展开研讨与交流。
上海市社科联专职副主席任小文在致辞中指出,季子文化中蕴含的诚信、礼让、崇文等精神,不仅是季子个人品德的体现,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价值追求和道德风尚。季札是常州的人文始祖,是春秋吴文化的杰出代表。季子文化与江南文化、吴越文化共同熔铸着常州乃至江南的精神品格,滋养着这一方水土,支撑着其经济社会不断发展。2019年10月,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社科联共同签署了长三角江南文化研究学术共同体合作框架协议,推进长三角江南文化研究学术共同体建设。今天,我们在此探讨季子文化与江南文化、吴越文化,是为了推进长三角区域文化研究,促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是为了守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立足新时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新科在致辞中指出,季子文化不仅是江苏地域文化的璀璨明珠,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江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江南文化的温婉细腻、崇文重教、诚信友善等特质,皆能在季子文化中找到根源,二者相互交融、相辅相成,共同铸就江南地区独特的文化风貌。此次研讨会既是对季子文化历史价值的深度挖掘,更是立足新时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实践。同时也为深入挖掘季子文化与江南文化的内在联系、探索二者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融合发展路径搭建了重要平台。
清流与贤达:2600年前的季子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江苏省季子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宋镇豪认为,众所周知,先秦时代是弱肉强食的乱世,天下纷争,礼崩乐坏,尔虞我诈。在那样的时代里,季子的出现就如同黑夜里的一缕曙光,让人眼前一亮;又如同乌泥水中的一股清流,汩汩而出。超世拔俗,卓尔不群,难能可贵。季子的横空出世,是一个道德引领的风向标,启发人们如何处事、怎样为人,正因如此,后人才不断追求季子事迹,将其精神发扬光大。《吴越春秋》中称季子:“洁身清竹,仰高履尚,惟仁是处,高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这些表述正是季子精神的体现,季子精神,概述起来就是:守礼、诚信、德治、仁义、贤达。这些高尚美德在当今社会依然显得格外重要,完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基本要义。
季子对江南人文传统的深刻影响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上海文史馆馆员熊月之在题为《季子文化与江南人文传统》的主题发言中,指出季子是与孔子齐名的文化名人,年岁较孔子稍长。他是在江南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具有广泛而悠久影响的道德高尚的“天民”。季子文化在全国有广泛影响,特别是江南地区。比如方孝孺对季札的评价。方孝孺是明初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因坚持政治原则、坚持政治理想而被诛杀。他对季札极其推崇,评价极高。他有专文论述季札,认为季札“贤且有文,博达通微,世鲜其伦”,是罕见的聪明绝顶的奇才。长期以来,季子文化对江南地区有深远的影响。
吴越文化视域下季札与范蠡
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宫长为认为,通过梳理历史与考古材料,发现吴越文化既有共性,也有个性,相互征伐,相互交织。文化面貌上看,季札、伍子胥、孙武,可谓吴国先贤代表,以季札为代表的季子文化,构成吴文化的核心内涵;范蠡、文种、计然,可谓越国先贤代表,以范蠡为代表的范蠡文化,构成越文化的核心内涵。尊道贵德、守正创新,是吴越文化的精神所在,也是江南文化根脉所在。
江南文化中的季子形象
上海钱镠研究会会长、著名文化学者钱汉东认为,江南文化是中华古老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春秋时期的常州季子是真善美的化身。季子文化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可以用三个词概括。一是格局:这既是一个城市的精气神,也是一个人的气质所在。季子文化拥有大的格局观,具有成就大事业的境界,处事为人极具包容性和担当,他直接影响了江南文化人的行为,不耿耿于怀,亦不事事计较,从容不迫,淡定自如;二是格调:就是指人的生活品位,言而有信,举止得体,讲究礼仪,季子是春秋时代卓越的外交官,成为当时社会文人的坐标,甚至作为公众效仿的榜样;三是格致:即追寻事物的本质,研究自然的规律,季子能够“三让王位”就是基于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知,他的思维方式影响后来的士大夫文人。可见季子身上折射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光华。
打造江南文化价值认同的“同心圆”
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上海联合国研究会会长何建华在总结本次学术研讨会时指出,季子文化、吴越文化是江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派文化是以江南文化为根基、对江南文化的创新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这一区域城市化发展基础上同城化协同的必然趋势,在文化纽带基础上打造文化价值认同的“同心圆”,促进文化的融合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一体化战略的共生协同发展。当前应当加大对季子文化发掘研究、传承弘扬的力度,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不断丰富江南文化的内涵与魅力。
原标题:《打造江南文化价值认同的“同心圆”》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徐佳敏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