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监测队员处获悉,位于房山大石河一处黑鹳巢穴孵化出三只幼鸟,北京的野生黑鹳种群数量正变得越来越多,保持在100只左右。


每年4月至7月,是黑鹳孵化幼鸟的时段。一些深山河流的峭壁之上,往往会出现这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身影。北京房山拒马河、大石河森林植被茂密,鱼虾资源丰富,成为北京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巡护队员重点监测的地段,因为这里每年都有黑鹳宝宝出生。

“大石河和拒马河的多个巢穴都有黑鹳宝宝被孵化出来,我们的巡护队员已经发现了它们的身影。”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李理告诉北青报记者,在被队员编号为12号的大石河一处巢穴里,之前其实已经被弃用,没想到今年又成为孵化幼鸟的地方。“大石河的12号巢穴刚刚被发现有三只黑鹳幼鸟,它们可以伸展翅膀活动了。”


黑鹳幼鸟由父母一起抚养,它们启用了之前的鸟巢,说明这里的黑鹳种群正在逐步扩大。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在北京共监测到14个野生黑鹳巢穴,其中有4个几乎每年都能见到幼鸟出生(包括拒马河3号巢穴、大石河12号巢穴以及门头沟和延庆的鸟巢)。


李理介绍,野生黑鹳在全球有3000只左右,在北京能够见到的大约有100只,珍贵鸟类数量的增多,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以及巡护队员持续加强监测巡护分不开,另外也说明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房山有大约80只野生黑鹳,延庆、密云、怀柔等区也有发现,种群会扩散得越来越多。”

摄影/李理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振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