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
——评《晚清传奇朋友圈》
冯俊龙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或社会在历史长河中积累、传承下来的思想、信仰、艺术、习俗、制度等各种精神与物质文明的总和。它不仅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身份标识,更是其精神家园和智慧的源泉。承载传统文化意义和价值的是真实的人,这些人身上发生的具体真实的故事,再通过细节表现出来,就是再现了历史。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蕴藏在这些历史之中。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不但要真实展现历史,而且还要在守正创新中实现文化基因与现代语境的有机融合。我们在了解、学习历史人物的同时,应该在理解他们思想和行为的基础上,保持批判性思维,不盲目崇拜或模仿他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和行动方案。
《晚清传奇朋友》 马青尘 冯俊龙 著 天地出版社2025年5月出版
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社会——清朝的崩溃,是内部矛盾激化(传统封建社会结构性危机)、外部冲击(列强的“降维打击”)带来的必然社会更迭。这其中包括内部政治专制与腐败、经济基础瓦解、军事与科技的落后,以及鸦片战争后的殖民侵略、制度与文明的代差、革命运动推动等因素。在内部封建体制的腐朽无法应对近代化挑战、外部列强的侵略加速它的解体的过程中,诸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等当时的社会精英,不甘心封建王朝垮塌、儒家学说遭受污辱诋毁,奋不顾身、群起而动。
在他们各展其能、齐心协力的过程中,因性格、观念、特长、能力等等的不同,又分中有合、合中有分。研究、书写他们的作品不计其数,但大多是个人独立或两两相对的传记或评论,同时将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三位晚清能臣、权臣、贤臣、忠臣之间的成长、合作、争斗、结局等等不同展现出来的作品,可以说屈指可数。到目前为止,几乎还没有通过他们在同一件事或同一类事上的不同表现,进行对比研究的作品问世。《晚清传奇朋友圈》(马青尘冯俊龙著,天地出版社2025年5月出版)就是针对这一课题缺失,进行的有效弥补。
这本书是将晚清三大杰出人物,也是支撑清朝延长几近半个世纪之久的三位晚清重臣的不同家世、成长、建功、结果,放在同一维度进行比对;通过历史事实,分析他们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不同,归纳出他们性格、为人、处世的相异之处,最后对他们的人生智慧、对家国后世的不同影响进行总结,给今天乃至将来的人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历史,并从历史人物身上汲取经验教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供一些参考。
历史学家阿克顿说:“历史是仿徨者的向导。”在世界局势波诡云谲的今天,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重要的民族身份认同,不但帮助华夏子孙认识、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而且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作为离今天的我们最近的古人,曾国藩以及与他同时代的左宗棠、李鸿章身上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历史智慧、处世哲学和人生经验,他们一生的成败得失、悲欢喜乐,都值得总结、提炼、学习。这对于当下与后世的人们,避免重蹈覆辙、促进个人和社会进步都有积极意义。
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比如曾国藩等人誓死保护的儒家学说思想中“仁爱”“礼仪廉耻”等等,对于塑造社会风气、维护社会秩序、提升个人道德修养,都具有重要影响。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所有中华儿女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都可以吸收营养,从中寻找到精神慰藉与心灵寄托。所以,这部《晚清传奇朋友圈》,不但可以让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晚清这段民族历史,更能从承载历史的人物身上,学习到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力量。
一个国家或民族要增进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互理解和友谊,推动全球文化的繁荣发展,首先要重视传统文化的发掘与传承。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宝库,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曾国藩严以律己、左宗棠忠诚实干、李鸿章精明务实,这是他们各自显而易见的特点。这部《晚清传奇朋友圈》从不同层面,表现出他们三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勤奋好学的态度、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开放包容的心态、勇于创新和变革的担当、卓越的领导才能,描写了他们在人生成长的过程中,自立自强、自律自省,懂得顾全大局与应对挑战;他们在遭遇失败之后,懂得分析原因、保持敬畏之心;他们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尽管最初的动因、动机、目的不同,但要肯定的是,他们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都做出了很大贡献。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和复杂性。比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在最初对待太平天国的态度上的迥然不同;曾国藩分别与左宗棠、李鸿章之间,左宗棠与李鸿章之间,乃至以慈禧为首的清王朝与曾、左、李之间,若隐若现、暗藏玄机的争斗,本书都尽量从不同角度予以分析揭示。正确、全面看待历史人物,这也是本书与众不同的特点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晚清历史是一部屈辱史,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在时代激流中成为中流砥柱,成为那个时代特别耀眼的人物。今天对他们进行对比研究,是为了更深入地走进历史、探寻历史奥秘。只有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表达,才能更好地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进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让每个人都能在汹涌澎拜的社会潮流中,无愧于自己、无愧于时代。
本文内容系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冯俊龙〔笔名:范一尘、丰山歌。作家,评论人,文史爱好者。主要从事报告文学、历史散文、文艺评论等创作。在《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文章多篇,作品被《新华文摘》等多家媒体转载(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