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我国第五次对藏南一些地点进行了标准化命名,是我国对藏南主权权力的又一步行动。

虽然我们经常提到藏南,但真实的藏南是什么样子,却鲜有人知,因为这里被印度非法侵占,且设置了重重封锁,禁止中国人以任何方式进入。

那么真实的藏南,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1962年,中印自卫反击作战,我国取胜后主动后撤20公里。

被赶走的印军再次返回,重新非法控制了我国藏南。

为了达到彻底控制我国藏南的目的,印度大规模向藏南移民,目前藏南的原住民仅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对于藏南,印度实行封闭军事化管理,限制游客进入这里,尤其是对中国人更是严防死守。

比如在藏南和其南部的阿萨姆邦交界处,就有印度的一个检查站,必须出示相应许可证才能进入藏南。

而在检查站旁边,则写着擅闯者监禁五年之类的标语。

即便是印度人,如果不是当地居民,在没有许可证的前提下,也不能进入这里。

而且在进入藏南后,主要道路上,都有印度人的军营,连续一百多公里,看起来十分紧张。

但其实印度士兵们十分松弛,毕竟已经太久没有发生战争了。



很多人以为,藏南应该是青藏高原普遍的地形地貌。

但实际上藏南根本不是雪域高原,而是一个植被茂密,土壤肥沃的塞上江南。

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年均降水量在9000毫米以上,是世界上降雨量最多的地方之一。

正是因此,藏南也是我国西藏地区唯一种植水稻的地方,到处都是水田和梯田。

同时藏南的森林覆盖率也在90%以上,绝对是天然的氧吧,休闲隐居的好去处。

藏南的旅游业资源十分丰富,如果能够全面开放,必将成为世界最火热的旅游区之一。

当下印度对外开放的旅游十分有限,并且旅游必须由当地导游陪同,半月游的价格在15000人民币左右。

整个藏南地区分为三大区域,西边是门隅地区,是门巴族的主要聚居区。

中部叫珞隅地区,是珞巴族的聚集区。

东部则是下察隅,下察隅被印度控制,北部的上察隅则基本被我国控制。

在藏南地区,隐藏着很多人文景观,大部分都和印度没有关系。



比如仓央嘉措的故乡达旺,这里有规模仅次于布达拉宫的第二大藏传佛教建筑群,也有当地人建设的博物馆。

博物馆中陈列的展品,也多数和我国古代有关,比如当年清朝皇帝赐给五世达赖的的龙袍,就被珍藏在这里。

另外荒山野岭中,也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碉堡炮台遗迹,诉说着1962年对印反击战的故事。

出于种种原因,印度虽然实控了我国藏南,但并没有对这里进行大规模开发。

他们将这里宣传为部落文化的活化石,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

藏南原住民的生活的确非常原始,他们住的都是茅草房子,用的工具则是用漫山遍野的竹子编造而成,连走路都是光脚,自然也没有现代化的建筑。

只有走到大一些的城镇,才能感受到现代化的气息。



藏南地区的城镇里也有学校,学生们的课桌板凳都是木制,和我国90年代相似。

学生的校服是齐膝的黑色长袍,也有学校类似日本校服装扮,穿衬衫打领带,女生则是衬衫加JK裙子,让人感觉十分奇异。

当然,学生经过现代化的教育,已经脱离了传统,甚至不少都接受了印度文化。

但对于50岁以上的本地老年人而言,依然保留着传统文化特色。

比如一个珞巴族的部落叫阿帕塔尼人,这个部落有一个传统,那就是在脸上纹面。

而女性阿帕塔尼人,还会在鼻翼上打孔,然后用塞子赛上,看起来十分怪异。

根据当地的说法,这是因为阿帕塔尼部落的女性颜值太高,经常成为其他部落劫掠的对象。

所以为了避免遭受噩运,她们只能主动降低颜值,把自己变丑。



虽然这的确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这种陋习会对人的身心造成伤害,也逐渐被当地人舍弃。

从以上介绍不难看出,藏南地区绝对是我国的一大宝地,甚至优于我国70%的地区。

只可惜这样一块宝地,却被印度非法控制,不知何时才能彻底回归。

信息来源:

中国网《中印边界争议由来:印度继承英国殖民遗产占我领土》

直新闻《事关藏南地区,外交部回应印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