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面对英国军队时,法王腓力六世将会想起英王爱德华三世向他宣战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要说欧洲历史上最持久的"兄友弟恭"事件,那么就不得不提到英法百年战争了。1328年法国国王查理四世死后,他的外甥英王爱德华三世突然跳出来说:"法国王位也得让我继承!

"这就像你老家有套祖传别墅,你远房表弟突然拿着族谱来要分房产。更让人生气的是,这个表弟在法国还赖着好几套房子不肯退(即英国在法国的世袭领地),法国王室气得直跺脚:"TMD,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些房子我早想收回来了!"



结果这场"亲戚抢房"从1337年打到1453年,整整116年!要不怎么说英法百年“友谊”呢,这场“相爱相杀”比现在年轻人谈恋爱的"七年之痒"还长16倍。最讽刺的是,两边表面上打着"家族恩怨"的旗号,实际上都在盘算着:"这地皮值多少钱?""港口税收归谁?"

英格兰的战术革命(1337-1360):黑太子的骚操作

1337年,爱德华三世正式向腓力六世宣战,百年战争就此拉开序幕。战争初期,英格兰凭借长弓兵战术取得显著优势。在1346年的克雷西战役中:英格兰以不足1.2万兵力,爆锤了3万余人的法国军队。法军重骑兵在英格兰长弓的密集箭雨下损失惨重,法国骑兵被射成了豪猪,这场战役奠定了英格兰在战争前期的优势地位。

1356年普瓦捷会战更是重量级:黑太子爱德华(这位太子爷打仗就爱穿黑铠甲),带着7000人的"丐帮军团",以一个葡萄园为作战场,整得法国重骑兵冲进来只能在葡萄藤里扭来扭去,嘿,就是抡不开剑。不仅如此,黑太子还有阴招:假装撤退把法王引进埋伏圈,然后长弓手从篱笆后面疯狂输出,最后亲自提着钉头锤去敲贵族脑壳。最后硬是把法国国王约翰二世给活捉了(1871年的普法战争既视感),这操作简直比用辅助单杀满血射手还离谱!



战果那叫一个酸爽:法王喜提伦敦单间软包房,赎金要价300万金币(相当于法国王室4年常规收入),英格兰白嫖1/3法国领土。法国又一次输麻了。在我看来,这场战役就是典型的"法国以为在打王者5v5公平对决,实际上对面在玩植物大战僵尸"!

法国的战略反攻(1369-1389):"泥腿子将军"开始逆天改命

法国在上一个阶段被打的那叫一个惨,于是贝特朗·杜·盖克兰开始准备帮法国翻盘了。这个布列塔尼出身的"泥腿子将军",硬是用一套"敌进我退,敌驻我扰"的游击战术,把装备精良的英军打得哭爹喊娘(还有高手?)。他白天装怂避战,晚上就带人偷英军粮仓;看见城堡不硬攻,直接断水断粮逼守军啃皮鞋投降。英国黑太子不讲武德?那法国的盖克兰将军也学一手。



最绝的是1372年拉罗谢尔海战,法国海军直接把英军的跨海峡"外卖通道"给扬了,让对面体验了一把什么叫做被“破釜沉舟”!在他的骚操作下,法军不仅收复了大片失地,还顺手点出了两项神技:常备军制度(告别临时杂牌军)和早期火炮(虽然准头堪比闭眼扔铅球)。到1389年,曾经嚣张的英军就剩加莱一个港口据点,只能看着海岸长吁短叹。

百年战争的尾声(1415-1453):贞德与民族觉醒

时间来到15世纪,这场英法"分手大战"终于迎来高潮!1415年的阿金库尔战役堪称欧洲史上最惨烈的"泥地踩踏事件"——法国三万贵族骑士穿着重甲在暴雨后的烂泥地里表演集体滑跪,被亨利五世的5000长弓手当活靶子射成了筛子,单日阵亡超6000人(熟悉的黑太子配方)。

就当英格兰人准备开香槟庆祝即将实现"英法双王冠"成就时,1429年法国突然杀出个开挂的17岁村姑贞德,这姑娘顶着"上帝叫我代打"的ID,带着法军一路逆袭:先解奥尔良之围,又护送查理七世加冕,直接把战争剧本改写成《法兰西崛起》。



虽然她后来被猪队友出卖遭火刑,但贞德这把火彻底点燃了法国人的民族之魂!最后的决战简直就是降维打击——法国炮兵在1453年卡斯蒂永战役用100门大炮把英军轰得怀疑人生,曾经不可一世的长弓手们终于明白"大人,时代变了"的真理。最终英国人只保住加莱这个"分手费",灰溜溜回家去了。

英法百年战争深刻重塑了西欧政治格局,法国在战后实现了领土统一,建立了欧洲最早的中央集权国家之一,为日后争夺欧陆霸权奠定初步基础。英格兰则转向海洋发展,开始执行“光辉孤立政策”,为日后成为海上霸主埋下伏笔。

你们认为这场百年战争分别给英国和法国最大的影响是什么呢?

【参考文献】

  1. Jonathan Sumption《百年战争》系列
  2. Anne Curry《百年战争新解》
  3. Kelly DeVries《中世纪军事技术史》
  4. David Green《百年战争的遗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