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我国第35个全国助残日。近日,为了帮助残障人士勇敢地走上社会,开启创业就业之旅,江浦路街道残联联合上海睿家社工服务社,开展残障创业者访谈活动。
活动邀请上海市促进就业先进带头人、上海市自强模范吴解腾,以《残障创业避坑指南:从生存到繁荣的实战密码》为主题,结合自身20年创业经历,为现场30余名社区残障人士带来了一场感人至深、干货满满的创业分享。
年轻时,吴解腾因身体残疾遭遇失业。为了生存,他曾以开残疾车为生。一次偶然的客户交谈,让他意识到残疾人也能创造更大价值。有了这次“启蒙”聊天,吴解腾凭借水电维修手艺,自筹资金购置工具,成立水电维修服务社。
“哪怕慢一点、赚得少一点,也要把每单服务做到极致。”就这样,吴解腾逐渐积累良好的口碑,生意也越多越大。他说,资源有限时,诚信就是最好的投资。“起步难不可怕,从小做起,不要贪大,看准了再做,要敢于迈出第一步。”
谈到创业理念,吴解腾分享了一个故事。创业早期,一位社区行动不便的老人因安装好的水龙头漏水而投诉。他主动承担责任,迅速响应客户需求,第一时间为客户更换了新的水龙头,确保正常用水。随后他又跟进处理,联系厂家反馈产品质量问题,推动源头改进。这样既高效解决了客户的燃眉之急,又免去了客户反复沟通的麻烦,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残疾人创业者,更需以专业、诚信破除偏见,用超预期服务赢得市场。”
企业规模扩大后,管理难题接踵而至。吴解腾提到清华大学培训让他学会“用制度管人、用信念聚心”,逐步建立标准化流程和人性化管理的制度。他建议创业者“既要埋头苦干,也要抬头看路,现在创业的路径非常广,除了电商还有新兴的直播带货,持续学习才能走远,跟上时代的步伐。”
作为江浦路街道2025年全国助残日暨上海助残周系列主题活动的重要环节,本次残障人士创业访谈会通过成功创业者的真实经历和实操经验分享,生动展现了残疾人群体在创业领域的巨大潜力。
文字丨陈涛
图片丨陈涛
编辑丨吴百欣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