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女一枚,对数学有着迷之热爱~

果妈 · 书

你好呀,我是果妈~

如果说,语文靠的是“多阅读”。

那么,数学一定是靠“多做题”。

只是,多做题,做的什么题,那才是最为讲究的。

果妈的大侄女,前年考上了985,而且还是数学专业。

其实,侄女小学阶段的数学成绩一般,也是在果妈哥哥(也是985)的指导下,数学才突飞猛进,老师说,孩子数学开窍了。

果妈的这个哥哥,数学成绩那还是顶尖的,说实话,无论是我大侄女,还是果妈自己,数学的学习,都受过这个哥哥颇多指导。

这个指导,不是手把手一题一题地教,而是教数学的学习方法。

所以,这一篇,真的是纯干货。

小学生非常适用。



第一件事:提前学,预习学

很多家长都会纠结,要不要让孩子“提前学”。

果妈觉得,是非常有必要的。

家长担心的,无非是孩子提前学了,课堂就不认真听了,但其实,不是这样的。

提前学的目的,是为了“找问题”,找到新课中不会的地方,此时,孩子没有老师的教导,只能自己去思考。

这个思考过程,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有好处的,因为,自己思考,才能想到很多过程、细节,孩子的思维,在这个过程中就得到了锻炼。

到了课堂上,认不认真听,其实是孩子的学习习惯问题。

有些孩子,哪怕没有提前学,丝毫不影响他不认真听。

相反,提前学,孩子会存在一定的困惑,在课堂听讲的时候,反而能够听得更认真。

不提前学的课堂效率吸收率如果只有40%,那么,提前学后,课堂吸收率或许能达到70%。

第二件事:多做母题/例题,多讲题

果妈前几天写了一篇文章,关于家长给孩子讲题的。

有时候,老师讲、家长讲,孩子似乎都听懂了。但是,孩子还是一做就错,怎么回事?

因为,懂的是家长老师,会的是家长老师,讲的还是家长老师。

所以,想让孩子自己懂,自己建立数学思维,那么,就一定要让孩子自己讲一遍题目。

尤其是母题,无论难不难,都得让孩子完整地写出来,或者讲给家长听一听。这个过程,孩子才能将所有的细节再复盘一遍,知识点都过一遍。

这是数学学习的“底子”,这一步做好了,即便不会成为学霸,数学成绩也不会太差。

第三件事:勤总结

果妈一、二年级的粉丝家长或许多一些,便拿一个一年级的题目举例子:排队题

果妈之前分享过,这类题目有:求之间、求两端、顺着推。

求之间,便是“末-起-1”;

求两端,便是“末-起+1”;

顺着推,便是“起+几”。

如果孩子单纯去记这个总结,那肯定是没用的。

家长要让孩子做的,是去发现这类题其中的规律,给孩子找出这些题,让他们做,然后去发现。

若是发现不了,那么家长可以引导一下。

最终,这个规律总结,是孩子能够透彻理解,然后记录下来的。

善于总结的孩子,他们的思维是成系统的,而不是杂七杂八,如同一堆乱麻。

第四件事:多做难题

有多少家长,觉得做难题无用的?

学霸和普娃的差别,就在于难题。

这也是果妈在之前的文章中,为什么说,建议家长给孩子配《学霸》的数学练习。

因为,难。

有简单的,可以巩固。

但后面也有难得。

难题需要的,是审题能力,是思维能力,是做题的意志力。

有时候,孩子哪怕做不出,做不对,但是,他做了,有了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那么,接下来的蜕变,便是时间的问题。

当然,果妈身边也有觉得《学霸》不够难的学霸,都直接上奥数,那么,他们的数学成绩只会更好。

难题,需要量力而行,但是,一定得有!

写在文末

数学的学习,离不开刷题,但是如何刷,刷什么,才是拉开孩子们成绩的关键!

辅导开心果将近一年的数学,果妈明显能感觉到,现在数学的思维,真的很活跃,是有难度的。

孩子的数学学习,靠的也不仅仅是天赋,很多时候,方法也非常重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